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2道题,约10130个字。

  扬州市梅岭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
  初三年级语文学科
  (考试时间:150分钟出卷、核卷人:初三语文组)
  说明:
  1.本试卷共6页,计22题(包含单项选择题:第1-5题、第11题,共6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准确无误地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同时务必在试卷的装订线内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毕业学校填好,在试卷第一面的右下角填好座位号。
  3.所有的试题都必须在专用的“答题卡”上作答,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非选择题在指定位置用0.5毫米黑色水笔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运用(3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2分)(▲)
  A.愧怍(zà)    拾级(shè)    潮汛(xùn) 称心如意(chèng)
  B.脑髓(suǐ)    祈祷(qí)    躯壳(qiào)     戛(jiá)然而止
  C.干劲(jìng)    肥硕(shuò)    寒噤(jìn)     受益匪浅(fēi)
  D.债券(quàn)剽悍(biāo)    拮据(jū) 方兴未艾(āi)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条公路修好才几个月,就到处坑坑洼洼,严重影响行车,实在是差强人意。
  B.王局长听说明天巡视组就要来检查工作,他一个人在办公桌前辗转反侧。
  C.一位年逾六旬的老人,没有强健的体魄,却凭匹夫之勇,抓获了正在作案的小偷。
  D.看了中央新晋常委王沪宁大学里的日记,我们了解到他是一个学富五车的人。
  3.下列语法知识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网络效应”“文化品牌”“感悟人生”“自行解散”,四个短语的结构完全相同。
  B.“一个人的心中如果没有爱的泉水,那也就不会有人生的绿荫。”这是递进关系的复句。
  C.“这把锁锈死了”和“这把锁生锈了”中的“锈”字都是名词。
  D.“为了更好迎接中考,她住在学校附近。”一句主干是“她住”。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胡歌主演的电视剧《猎场》影响和吸引了相当一批的观众。
  B.扬州市在宋夹城体育公园举行省第十九届运动会口号揭晓仪式,发布了“全民动起来,江苏更精彩”。
  C.启动新城建设的西区,成为继瘦西湖景区和生态科技城之后扬州又一个发展新区。
  D.一个卫生城市的标志不仅在于环境的洁净,更是在于广大市民卫生素养、文明意识。
  5.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季羡林先生在《幽径悲剧》中用富有深情的笔触描述了燕园幽径一棵古藤萝被砍的悲剧,抒发了他悲伤、惆怅的情感,表现了他矢志维护真、善、美的情怀。
  B. 《变色龙》是俄国作家契诃夫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他通过对见风使舵、媚上欺下、趋炎附势的警官奥楚蔑洛夫的刻画,巧妙地揭示了沙皇专制统治的黑暗与腐败。
  C.崔颢的《黄鹤楼》一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生。尾联由景生情,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交融,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凝聚在一个“愁”字上。
  D.铁凝在《生命与和平相爱》这篇小说中塑造了极具才能的犹太青年戴维的形象,并通过对他成才原因的探究,展示了犹太民族的智慧与文化,抒发了人类期盼生命与和平相爱的美好愿望。
  6.根据拼音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4分)
  “哲人其萎,思想长存。”致敬“千年第一思想家”,传承、hàn(  )卫马克思主义,需要充分认识其价值意义。马克思主义zhāng(     )显历久mí(   )新的价值。其揭示人类发展规律、破解历史之谜的科学理论体系;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立言”的人民至上立场;矛盾、历史、阶级的辩证分析方法;致力于能动“改变世界”的实践指向;因时而化、因事而变、因势而新的开放品格;批pàn()革命的理论本性,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人类文明中最具恒久价值的精神财富。
  7.默写。(每空1分,共9分)
  (1)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2)               ▲,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3)纸上得来终觉浅,▲。(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4)吴楚东南坼,▲。(杜甫《登岳阳楼》)
  (5) 马作的卢飞快,▲。(辛弃疾《破阵子》)
  (6)               ▲,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7)               ▲,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8)古代文人把忠君报国当作自己的最高理想,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就直接歌颂了戍边将士视死如归、浴血奋战的英雄气概。
  8.名著阅读(8分)
  材料一:“见桌子上有酒有肉,A  拿起酒钟子,一饮而尽。连吃了三四钟,便去死尸身上割下一片衣襟来,蘸着血,去白粉壁上,大写下八个字。
  材料二:B  曾说过这样一句打油诗:“灵霄宝殿非他久,历代人王有分传。强者为尊该让我,英雄只此敢争先。”
  (1)请您说一说两则材料分别出自哪部名著的哪位人物之口,材料一是《▲》中的▲,材料二是《▲》中的▲。(4分)
  (2)这两个人物性格上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结合书中其他情节说说。(至少说出两点)(4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