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小题,约18000字。

  2018届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适应性月考(七)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许多年前,在听老人讲布朗族的种茶历史和茶文化时,南康先生不动声色,到现在他才明白,那时候老祖宗就已经建立了一套可持续发展的古茶林生态系统,留给了我们一笔宝贵的财富。
  ②戏剧票友们妆容精致,身段扮相有模有样,一旦粉墨登场,一招一式都丝毫不逊于专业演员,为观众带来精彩纷呈的戏曲盛宴。
  ③有些人在贪污腐败后一逃了之,以为自此可以高枕无忧。事实上,贪官们出逃在外的生活并不如想象中美好,他们中的很多人过得期期艾艾,惶惶不可终日。
  ④冬至这天,南下的冷空气与北上的暖湿气流完成了一次完美的邂逅,我市迎来一场铺天盖地、洋洋洒洒的大雪。
  ⑤互联网时代,客户的一举一动都会转化为数字信息,成为商家挖掘商机的大数据宝库,相对于线下零售的盲人瞎马,线上电商简直就是明察秋毫。
  ⑥中国无人机强势崛起让美国如鲠在喉,于是美国到处扬言要制定军用无人机销售、转让和使用方面的规则,使之与其他武器一样受到所谓国际法的制约。
  A. ①③⑥    B. ②③⑤    C. ①④⑥    D. ②⑤⑥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马福来说,国家冲浪队在成立后,他曾带队到法国参加世界冲浪锦标赛,目的就是找到自己的位置。在这场有47个国家参赛的锦标赛中,中国选手的整体排名是第39位。
  B. 林芝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其海拔相对较低、生态佳、含氧量相对高等优势可以让旅游者逐步适应高远气候、渐进式地游览西藏,因此素有“进藏第一站”之称。
  C. 大多数行政机关的行政执法对象是普通群众,群众利益因为临时工的不当执法而受损,问责结果却是行政执法机关毫发未伤、临时工被开除,群众焉能服气?
  D. 该市在自己管辖的范围内宣传一个“神童少年”,能够让利益链条上的每一个人受益,虽然当事人明知自己的成绩是假的,但为了此后出现的利益恐怕也难以开口说出真相。
  3.下面是一封邀请函的主要内容,画横线的四个句子表达得简明得体的一项是(    )
  邀请函
  尊敬的XXX教授:
  为进一步促进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交流研究成果,兹定于2018年3月4日在本院学术交流中心会议室举办XX市第九届教育发展与研究理论报告会。①诚挚地邀请您出席会议并发表您的一得之见。②如有其他如住宿、行程方面的问题,您可于2月10日前垂询我院。③请您务必拨冗出席,不胜感谢!
  ④特此邀请,恭候您的尊驾光临!
  XX市教科院
  2018年1月10日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儒家的“礼治”思想
  ①以伦理道德为基础的儒家礼乐典章制度中蕴含着的丰富的法治思想,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倡导的法治理念,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②以“礼治”为表征的儒家法治思想,主要有以下观点:首先,德主刑辅。这是儒家关于德刑关系的一个基本观点。孔于主张“为政以德”,注重道德教化,认为德教比刑罚更有效,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他认为,严刑峻罚虽然能起到威慑作用,使人们不敢犯罪、但是内心却认识不到犯罪的可耻;以道德教化人们,人们有了耻辱之心,就会自觉地避免犯罪。孔子在这里表达了这样一个看法,那就是刑罚是必要的,但是不要独尊、迷信刑罚,他的宗旨是重德轻刑。所以孔子主张,治国要“宽猛相济”,德刑相辅相成,“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最后实现“胜残去杀”“必也无讼”的理想状态。荀子提出“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提倡道德,主张少用刑罚。董仲舒明确提出“刑者德之辅”,把德与刑之间的关系明确提示出来,即德主刑辅。
  ③其次,礼法融合。儒家的“礼”是其核心思想“仁”的道德境界的外化,“包含着西周以来所形成的整套典章制度和风俗礼仪,是以血缘为纽带,以君臣父子为核心的宗法等级制度”。所以儒家以“君臣父子”之伦理道德规定放大为人们需要遵守的国家之“礼”,“肯定礼是治国之本,规范着国家的根本制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孔子开始,儒家就认为德教比刑罚更有效,但直到西汉时期“德主刑辅”的思想才产生。
  B. 被儒家视为治国之本的“礼”以“仁”这一思想为核心,规范着国家的根本制度。
  C. 儒家肯定人情在法治思想中的地位比法律法规更为重要,提倡法中有情、情法互补的法治。
  D. 儒家主张用防患于未然的礼法而不是刑律狱讼约束民众,以使人们能守法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