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道小题,约13800字。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年级语文(实验班)试题卷
  2018.5
  本试卷共4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检查试卷与答题卷是否整洁无缺损,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卷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和座位号。
  2.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对应的题目序号后,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不按要求填涂的,答案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请注意每题答题空间,预先合理安排;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人们在学习中能否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以获得理想的效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学习目标不同,采取的阅读模式也不同。大体而言,阅读模式有知识型阅读与研究型阅读两种。研究型阅读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www-2-1-cnjy-com
  一是疑问式阅读。在知识型阅读阶段,读者往往将自己所阅读的著作视为权威的看法与正确的结论,很少对它们提出疑问,对经典的作品与权威人士的著作就更是如此。但是在研究型阅读中就大不相同,怀疑是读者面对所有著作应该持有的态度。疑问式的阅读对于研究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所有的学术研究不外乎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而发现问题又是解决问题的前提,而具有质疑的眼光又是发现问题的前提,可以说提出疑问是所有人在学术上取得进展的基础。提出的疑问如果一时解决不了,最好的做法就是先将它存起来,等遇到坚实的证据时再解决。脑子中有一批问题储存着,这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学术财富。
  二是对比式阅读。在知识型阅读阶段,由于要追求知识的准确性与可靠性,读者就必须精心挑选阅读的对象,并将其作为权威的说法加以记忆,从而构成自己稳定的知识谱系。但是这种阅读习惯也容易形成盲从的缺陷。其实我们认识事物,经常都是在对比中进行的,研究型阅读也是如此。例如对比东晋的郭象、支遁和宋代的林希逸对《庄子•逍遥游》中“逍遥”的解释,我们就会发现支遁的解释比较接近庄子的本意,而郭象与林希逸的解释则深受魏晋玄学与宋代理学的影响。一般说来,在阅读这类经典性古籍时,研究者很少只读一种本子,而是选择几种重要的权威注本,同时进行细读以便进行对比,从而发现问题,提出疑问。
  三是联想式阅读。在知识型阅读阶段,由于记忆知识的需要,读者常常将知识归纳成要点,然后努力将其纳入自己的头脑中。至于它们之间究竟有何联系与同异,一般是不在自己的考虑范围之内的,研究型阅读则不然。一个从事古代文学研究的学者读书时不仅会常常想到自己的专业,更重要的是还会常常想到自己目前所研究的对象与问题。经常进行这种联想式的阅读,就会有效地训练自己眼光的敏锐性与思维的鲜活性,从而提高自身的思辨能力。尽管联想式的阅读不太可能彻底改变一个人的先天因素,但人们通过有意识的训练,可以大大提高或最大限度地发挥自我的先天能力。
  在人的一生中,知识型阅读与研究型阅读相互互结合,互为补充,人们需要弄清哪些领域需要研究型阅读,哪些领域又需要知识型阅读,并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这才是至关重要的。
  (摘编自左东岭《从知识型阅读到研究型阅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研究型阅读中,发现问题的前提是对阅读对象持怀疑的态度,并具备质疑的眼光。
  B.研究者阅读经典性古籍时,选择几种权威注本细读,就可以发现问题,提出疑问。
  C.研究型阅读不用归纳知识点,它关注的是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异同,目的性较强。
  D.知识型阅读与研究型阅读之间是互补的关系,在学习的不同阶段,二者缺一不可。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以引导人们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作为出发点,论述了不同阅读阶段的特点。
  B.文章主要运用了对比的论证方法,突出了研究型阅读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C.文章以郭象等人对“逍遥”的解释为例,旨在证明学术观点易受时代思潮影响。
  D.文章在论述知识型阅读与研究型阅读差别的基础上,强调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提出问题对学术研究非常重要,一个人质疑能力越强,越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B.如果不精选阅读对象作为权威的说法加以记忆,就无法获得准确、可靠的知识。
  C.一个人如果经常性地进行联想式阅读训练,就能够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
  D.融合了疑问、对比和联想的阅读方式之后,知识型阅读才能发展为研究型阅读。
  (二)文学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后  园------萧红
  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和孩子似的。
  祖父是个长得很高的人,身体很健康,手里喜欢拿着个手杖。嘴上则不住地抽着旱烟管,遇到了小孩子,每每喜欢开个玩笑,说:“你看天空飞个家雀。”21*cnjy*com
  趁那孩子往天空一看,就伸出手去把那孩子的帽给取下来了,有的时候放在长衫的下边,有的时候放在袖口里头。他说:“家雀叨走了你的帽啦。”
  孩子们都知道了祖父的这一手了,并不以为奇,就抱住他的大腿,向他要帽子,摸着他的袖管,撕着他的衣襟,一直到找出帽子来为止。
  祖父常常这样做,也总是把帽放在同一的地方,总是放在袖口和衣襟下。
  那些搜索他的孩子没有一次不是在他衣襟下把帽子拿出来的,好像他和孩子们约定了似的:“我就放在这块,你来找吧!”
  祖父不怎样会理财,一切家务都由祖母管理。祖父只是自由自在地一天闲着。我想,幸好我长大了,我三岁了,不然祖父该多寂寞。我会走了,我会跑了。我走不动的时候,祖父就抱着我;我走动了,祖父就拉着我。一天到晚,门里门外,寸步不离,而祖父多半是在后园里,于是我也在后园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