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20020字。

  福建省龙岩市2018年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语文试题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人类起源于地球上的少数地区,之后逐渐扩散到广阔的各大洲。数量有限的早期人类群体处于孤立、分散状态,他们由于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思维习惯等的不同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部落、民族和文化。虽然人类的数量不断增长、分布越来越广、交流越来越多,但文化多样性始终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它是不同人类群体对世界认知和自身文化身份的表达。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三届大会通过了《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把“文化多样性”定义为各群体和社会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表现形式来表达、弘扬和传承其文化遗产。当前,保护和促进文化多样性仍然是人类文明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文化可以分成不同的层次,如分为村落、社区、城镇、部落、民族、地区、国家、大洲、教派、宗教等文化,这些不同层次的文化呈现出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随着科技和交通运输等的发展,不同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并相互影响,从而形成更大范围的文化圈。具体地看,各个人类群体在不同领域的文化需要一些特殊的文化形式来组织,从而形成体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两种组织型文化是作为人类交际工具的语言和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宗教与主流文化(如儒家思想),而且二者本身也存在紧密联系。历史上,语言和宗教、主流文化是形成区域文化和文化圈的重要文化因素。
  文化多样性不仅是人类对世界不同认知和自身文化身份的表达,而且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多样性的存在促使不同文化相互了解和学习,推动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和人类社会发展。文化多样性既是世界文化生态的基本特征,也是-种价值观。作为-种价值观,就是既要认同和发展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存在和发展,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恪守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繁荣。
  当前,文化多样性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依然需要我们尽力维护,还有一个原因在于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相似,能够帮助人类应对世界资源的有限性。从自然的角度看,地球的最大特点之-是生物多样性,而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密不可分。生物多样性为文化多样性提供物质基础,文化多样性反过来又反映不同人类群体对其所处环境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保护。因此,文化多样性有助于促进人类对地球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从而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世界上如果只有一种文化,就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多姿多彩。多姿多彩的文化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对待不同文化,我们必须秉持平等、谦虚、包容的态度,使人类文明在不同文化交流互鉴中不断向前发展。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7年9月25日)
  1. 下列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指不同的人类群体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表达、弘扬和传承自己的文化遗产。
  B. 文化多样性是由人类历史进程中不同层次的文化体系构成,代表着各个人类群体在不同领域的文化需要。
  C.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它的存在促使不同文化相互了解和学习,推动文化交流,促进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D. 文化多样性反映了人类群体对其所处环境多样性的认识和保护,能促进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 文章以人类起源为出发点,以人类文明发展为落脚点,阐明了保护和促进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
  B. 文章论述不同领域的人类群体有着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意在表明文化多样性形成的原因不同。
  C. 文章从价值观的高度阐明了作者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明确了研究文化多样性应有的正确态度。
  D. 文章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分析文化多样性,意在阐明文化多样性在当前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早期人类群体处于孤立、分散的状态,由于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思维习惯等的不同,对世界认知的方式和对自身文化的表达也不相同。
  B. 人类群体在不同领域的文化需求由两种文化形式来组织:一种是作为人类交际工具的语言,一种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宗教和主流文化。
  C. 生物多样性是世界自然生态的最大特点,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生态的基本特征,保护文化多样性和保护生物多样性都很重要。
  D. 如果我们不能秉持平等、谦虚、包容的态度对待不同文化,不尊重差异,不理解个性,人类世界就不可能呈现出现在这样多姿多彩的文化。
  【答案】1. A    2. B    3. A
  【解析】
  1.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项,“文化多样性……指不同的人类群体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错误,由文章第一段“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三届大会通过了《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把‘文化多样性’定义为各群体和社会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表现形式来表达、弘扬和传承其文化遗产”可知,A项偷换概念,人类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表现形式来表达、弘扬和传承其文化遗产”的,而非“丰富多彩的活动”。
  2.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项”,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B项,“文章论述不同领域的人类群体有着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意在表明文化多样性形成的原因不同”错,由第二段结尾“历史上,语言和宗教、主流文化是形成区域文化和文化圈的重要文化因素”可知,应该是“意在表明语言和宗教、主流文化是形成区域文化和文化圈的重要文化因素”。
  3.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B项, “由两种文化形式来组织”错,选项曲解文意,根据原文,“作为人类交际工具的语言和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宗教与主流文化”是“最具代表性的……”。C项,“生物多样性是世界自然生态的最大特点”错误,选项的表达过于绝对化,由文章倒数第二段可知,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的最大特点之一”。D项,推理错误,由原文“世界上如果只有一种文化,就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多姿多彩”可知,推理出“人类世界就不可能呈现出现在这样多姿多彩的文化”这一结论的前提条件是“世界上只有一种文化”。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开镰
  洪忠佩
  ①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在母亲心目中,没有什么农事比开镰收割稻子更重要了。
  ②夜,是时间投在山村大地上的影子,偶尔的犬吠,一如村庄的梦呓。月光刚刚飘过老屋天井上空的檐头,鸡一啼,母亲就醒了,她窸窸窣窣地起床,厨房的灶窟里就有了噼啪的声响。似乎,每一年稻子的开镰,都是这样的前奏,而且以月光与曙光为夹层。当我醒来时,厨房饭甑里的饭都蒸熟了,茶筒里已灌了开水,母亲和禾镰却不见了踪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