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9道小题,约10050字。

  2018年澄海区初中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语文科试题
  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班级、姓名、
  考生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
  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
  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 □ □ □ □ □ ,□ □ □ □ □ □ □ 。
  (赵师秀《约客》)(2分)
  (2)白居易《观刈麦》中最能表现割麦农民极度辛苦而又期盼延长干活时间这种矛盾心理
  的诗句是□ □ □ □ □ ,□ □ □ □ □ 。(2分)
  (3)□ □ □ □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张岱《湖心亭看雪》)(1分)
  (4)□ □ □ □ □ ,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1分)
  (5)把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默写完整。(4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他老是吮吸着,j“  ju† 着那只小驯鹿的碎骨头,这是他收集起来带在身边的一点残屑。
  (2)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  jin  m。
  (3)开始,斑羚们发现自己陷入了 jŒn  tuŒ  w†i  g“ 的绝境,一片惊慌,胡乱蹿跳。
  (4)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  qi‡  †r  b”  sh‡ 地把它发展下去。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国庆前夕,全新亮相的汕头灯光夜景璀璨夺目,这与汕头城管人的努力和付出密不可分。
  B.它是中国最古老的小镇之一,其最早历史可以追溯到隋朝时期。
  C.《孤独之旅》的作者曹文轩荣获儿童文学最高奖——国际安徒生奖,消息传来,骇
  人听闻。
  D.所谓学习,不一定限于书本或是某种技术,随时随地学习,这是不断提升自我的不
  二法门。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能否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使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将“关键”改
  为“基础”。)
  B.数学老师运用交通事故统计数据进行教学,使学生不仅增强了安全意识,还学会了
  计算方法。(将“增强了安全意识”与“学会了计算方法”对调。)
  C.随着社会的发展,使古村落居民的居住环境已不能满足现代人对居住条件的需求。
  (将“使”删去。)
  D.针对当前学术界急功近利甚至违背科学道德、弄虚作假事件屡有发生,国家应设立
  专门的独立机构负责调查处理。(在“发生”后面加上“的现状”。)
  5.请给下面新闻材料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并简述理由。(4分)
  本报讯 为传承雷锋精神,汕头边防支队团委近日携手驻地企业团委来到金平区大窖小学,举办以“青春筑梦 阳光成长”为主题的弘扬雷锋精神主题实践活动。
  活动现场,学生们为出席活动的边防官兵戴上红领巾。同时,汕头边防支队团委、安利汕头分公司团委将满满几箱的慰问品送给学生,并与学生联合开展寓教于乐的学雷锋主题活动。来自汕头边防支队机动中队的战士们为孩子们表演了特战棍、军体拳和擒拿格斗配套动作,战士们的表演赢得了大窖小学的学生们经久不息的喝彩。
  二、阅读(46分)
  (一)(10分)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醉翁之意不在酒(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3)杂然而前陈(    )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三段通过四个场面的具体描写,描绘了滁州人民怡然自乐和众宾尽欢等情态,从
  侧面烘托出滁州政治清明的景象。
  B.“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一句,采用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表
  现出山林的幽静。
  C.本文运用移步换景的手法,由近及远地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引人入胜的山水画面。
  D.本文写了作者的“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乐人之乐”,表现了作者与民同
  乐的思想感情。
  (二)(9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