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9110字。
2018年马鞍山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符瑞,或称之为“祥瑞”“瑞应”“祯祥”“符应”“嘉瑞”“嘉祥”等,是古代帝王承天受命、施政有德的征验与吉兆。符瑞文化生于殷周之际,殷周之际新天道观念的形成是其产生的关键因素,图腾崇拜、征兆信仰、史官文化等因素是其产生的重要原因。符瑞文化产生后,经历了先秦滥觞、秦汉繁荣、魏晋嬗变、六朝整合、唐宋复兴和元明清衰落几个主要阶段,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宗教、礼制、文学等众多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符瑞文化与政治。符瑞文化是一种政治文化,政治功能是其基本功能。首先,符瑞文化具有政治建构功能。符瑞文化为王权政治的合法性提供了强有力的天命依据。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符瑞实际上起着昭示天命、彰显德行的重要作用。其次,符瑞文化具有政治评价功能。符瑞不仅是王者承天受命的天意灵征,更是王者圣德充溢的天意嘉奖。最后,符瑞文化具有政治调节功能。符瑞显现促使统治阶层调整统治策略:或改元以应天瑞,如汉武帝因获白麟、得宝鼎改元元狩、宝鼎;或立祠设祭,以合符应,如秦献公因栎阳雨金以为得金瑞,而祀白帝;或赏赐功臣、大赦天下以收揽人心,如汉宣帝时,每有符瑞显现,就遍赐群臣、大赦天下。这些举措缓和了阶级矛盾,加强了统治阶级的凝聚力,形成了统治阶级内部别具特色的自我调节、自我修复和自我完善的运行机制。
符瑞文化与宗教。符瑞文化是中国古代宗教文化或宗教意识的一部分,强化君权天授的政治观念、弘扬神道设教的伦理思想,具有巨大的道德作用,同时也具有劝善惩恶的宗教功能。尤其是随着谶纬神学的盛行,符瑞文化中德行因素得到凸显和泛化,不仅是统治者的为政之德,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道德伦理规范也都与符瑞相关涉。
符瑞文化与礼制。礼作为“天地之序”,在古代政治与社会生活中,是必须躬身践行的行为规范与道德准则。而符瑞是天降吉兆,是天人感应的体现。天降瑞兆,人君必须恭领天命,践行一定的礼仪规范来作为答谢。因此,“符瑞昭晢,宜答天神,以光上帝”,是历代统治者倡导王权天授及符瑞思想的基本逻辑。出于这种目的,每当有奇异兆征显现并被判定为符瑞时,各种形式不一、规模有别的祭祀礼仪便随之举行。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既定的礼仪制度。
符瑞文化与文学。符瑞文化有助于文学创作,是不争的事实。在符瑞文化流行的时代,文学创作“用瑞”是极其普遍的现象。“用瑞”是指在文学创作过程中援引符瑞或直接以符瑞为述写对象。“用瑞”是文学与符瑞文化关联的重要形式。文学创作“用瑞”含有颂美时政、粉饰太平的政治目的。文学创作“用瑞”的普遍性,既表征符瑞文化在此时期的流行,又又表明文学文本、颂美主题与符瑞所具备的颂美功能相契合。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一旦文学创作较多地关注政治,服务王权、歌颂帝德,符瑞文化潜在的颂扬功能便会被激起。这是符瑞文化与文学关联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方面。
(摘编自龚世学《管窥中国古代符瑞文化》)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符瑞是古代帝王承天受命、施政有德的征验和吉兆,是中国符瑞文化的源头和根基。
B. 符瑞文化的产生与殷商时新天道观念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对中国古代文化影响深远。
C. 中国古代的图腾崇拜、征兆信仰和史官文化等因素对符瑞文化的产生起着重要作用。
D. 符瑞文化是一种政治文化,是宗教文化的一部分,与中国古代礼制、文学密切相关。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由符瑞的名称、符瑞文化的产生及产生的原因引出全文观点并展开论述。
B. 文章主体部分采用并列式结构,从四个不同角度对符瑞文化的影响加以阐释。
C. 第二段分别举例论证了符瑞文化具有的政治建构、政治评价、政治调节等功能。
D. 第五段通过文学创作过程中的“用瑞”现象,阐释符瑞文化与文学的相互作用。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符瑞显现促使统治阶层采用多种举措调整统治策略,能有效缓和阶级矛盾,增强统治阶级的凝聚力。
B. 符瑞文化有着劝善惩恶的宗教功能和巨大的道德作用,谶纬神学的盛行促使其德行因素的凸显泛化。
C. 礼,在我国古代被认为是“天地之序”,是人们必须践行的行为规范与道德准则,人君也不能例外。
D. 符瑞文化对文学创作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在符瑞文化流行的时代文学创作表现出更为繁荣的景象。
【答案】1. A 2. C 3. D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筛选概括能力。选项A项错,原文是“是古代帝王承天受命、施政有德的征验与吉兆。符瑞文化产生于殷周之际,殷周之际新天道观念的形成是其产生的关键因素,图腾崇拜、征兆信仰、史官文化等因素是其产生的重要原因。” 可以知道“是中国符瑞文化的源头和根基”错误。殷周之际新天道观念才是源头和根基。
点睛:这类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本的论证方式和效果的考查。题中C选项“分别举例论证”错误,根据原文第二节可知,文章从政治建构、政治评价、政治调节三个方面论述符瑞文化具有的功能。但是只有第三个方面运用了举例论证。例如原文中的“如汉武帝因获白麟、得宝鼎改元元狩、宝鼎”,其他两方面都是说理论证。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论述类文体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注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张冠李戴”;判断类注意“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曲解文意”;推理注意“强加因果”“强行推理”等错误。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本题考查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题中D项“在符瑞文化流行的时代文学创作表现出更为繁荣的景象”曲解文意,原文“符瑞文化与文学。符瑞文化有助于文学创作,是不争的事实。在符瑞文化流行的时代,文学创作‘用瑞’是极其普遍的现象。”并没有提到文学创作表现出更为繁荣的景象。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布衣之交
石 兵
谁也没有想到,退了休的张县长和修自行车的老刘头成了至交。
过去,张县长在任时,出入有专车接送,往来前呼后拥,他对于在县政府门口修自行车的老刘头基本上是视而不见的。只是偶尔,张县长在车上会看到坐在小马扎上摆摊的老刘头,也偶尔,张县长会询问一下秘书,在此处摆摊是不是符合规定?会不会影响市容?
其实,张县长也就是随口一问,他心里装的事实在太多了,根本没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