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题,约4760字。
尤溪七中2017-2018学年(下)“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
高一语文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2018.5.20
一、按要求填写下面的空缺处(20分,每处1分)
1.孟子形象地论证民饥而死、民不加多的根源不在荒年,而在于 , 。(《寡人之于国也》)
2.写出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句子是: , 。(《寡人之于国也》)
3.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 ” 印证了这句话。《劝学》
4.荀子在《劝学》中指出 “青, , 。”《劝学》
5.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劝学》中“冰, , ”,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 《劝学》
6.“ , ,”通过“木”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劝学》
7.《过秦论》着重叙述秦王朝的兴亡过程,揭露秦始皇的暴虐无道,指出“ ”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8.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 , ,
, , 。《师说》
9.《望海潮》描绘了环境美丽、经济繁荣、生活安定的都市生活图景,词眼是
, , 。
二、文学常识填空(10分,每处1分)
10.词兴起于 ,盛行于 ,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词即歌词,指可以和 乐歌唱的诗体,又称“ ”“ ”“乐府”等。
11.词,按字数可分为 (58字以内)、 (59—90字)、长调 (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
12.词,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 和 ,前者主要作家有 、辛弃疾等;后者 主要作家有 、李清照等。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6题(20分)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 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3.选出下列“数”字读音与意思相同的一项(2分)( )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