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9题,约9650字。

  2018年6月
  绵阳南山中学2018年春季高2017级期末模拟
  语文试题
  命题人:王恒珩      审题人:童家珍
  本试题卷分第I卷(客观题)和第II卷(主观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客观题,共2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訾詈(zǐ)   脉搏(mài)  泥淖(zhào)  涸泽而渔(hé)
  B.屋椽(chuán)瞥见(piē)  镣铐(liào)  管窥蠡测(lǐ)
  C.颤动(zhàn) 肄业(sì)   商榷(què)   载笑载言(zài)
  D.裨益(bì)   禅让(shàn) 弭谤(mǐ)    数见不鲜(xiā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点缀    切蹉    窈窕    杯盘狼藉   误入岐途 
  B.羁鸟    斑斓    涟漪    契而不舍   言简意赅           
  C.葳蕤    磐石    谣诼    无动于衷   瑕不掩瑜  
  D.莅临    惦量    渎职    义愤填赝   不容置喙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2分)
  A.赵雷的一首《成都》,唱红了自己,也唱红了成都。最近,慕名前来玉林西路那家小酒馆“朝圣”的各地游客比肩接踵,不绝如缕。
  B.正所谓一叶知秋,一本书的遭遇也能反映社会的变迁。这部几乎为人遗忘达三十年之久的著作今天再版问世,正是我国巨大政治变革的反映。
  C.名声不论大小,都是靠诚实劳动获得的。实至名归,才能安之若素,以名励志,才会不断进取。
  D.针对每年节节攀高的茅台酒价格,贵州茅台公司高层曾三令五申要求各地经销商保持冷静,不要将现存茅台酒束之高阁,等待高价出售。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想方设法借助名校的优质教育资源,是时下薄弱学校着力改变自身困境、一步步地打造自己的品牌。
  B.据了解,全球每年生产的塑料超过3亿吨,其中约有百分之十会进入海洋,那些尺寸小于5毫米的微塑料难以降解,可以在海里存在数百甚至数千年。
  C.自律机制是新闻界为了防止新闻媒体免遭大众和政府对其制定规定而进行的一种自我限制,也是负责任的媒体获取受众信任、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
  D.现如今,如何通过马拉松带动更多的人爱上运动,能否通过赛事提升城市形象、推动当地社会发展,已逐渐成为中国城市马拉松举办者的初衷和愿景。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中国古代的纪年法方法并不是单一的,大都采用“帝王纪年法”、“干支纪年法”等。干支纪年法是我国古代特有由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照一定的顺序,配对组成的纪年法。“壬戌”采用的就是干支纪年法。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