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31小题,约13040字。

  2018 年安顺市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高中、中职、五年制专科)招生考试语文科试题
  特别提示:
  1.本卷为语文试题单,共31个题(含作文题),满分150 分,共8 页。考试时间150 分钟。
  2.考试采用闭卷形式,用笔在特制答题卡上答题,不能在本题单上作答。
  3.答题时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并根据本题单各题的编号在答题卡上找到答题的对应位置,用规定的笔书写。
  一、基础知识与能力考查。
  1. 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 簇新(cù)    凛冽(lǐn)  牟取(máo)    天纶之乐(lún)
  B. 阔绰(chuò)  禁固(gù)   亵渎(dú)     顶礼膜拜(mú)
  C. 糍粑(bā)    籍贯(jí)   剽悍(piāo)   鲜为人知(xiǎn)
  D. 缄默(jiān)  菡萏(dàn)  嗔视(chēng)  呕心历血(lì)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A牟取(móu)。天伦之乐。B禁锢,顶礼膜拜(mó)。D嗔视(chēn),呕心沥血。
  2. 下面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B. 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留下了辛酸的眼泪。
  C. 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 晚会结束前,她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项:随声附和:和:声音相应。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贬义)
  B项:忍俊不禁:忍俊:含笑;不禁:无法控制自己。指忍不住要发笑。
  D项:栩栩如生: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屠呦呦科研团队研究出了用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方法,使全球数亿人受益。
  B. 针对近来频频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几个学校的领导进行了深刻反思。
  C. 家长要让孩子接受“吃苦教育”,以此提高孩子自食其力的能力和独立自主的精神。
  D. 一堂堂看似普通的体育课,不仅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的体育价值观,更直接地关系到他们的身体健康。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没有语病、句意明确。B.“几个”指代不明确,既指学校,也可指校长,产生歧义;C.“提高”与“精神”搭配不当;D.分句语序不当,后两个分句应互换。
  4. 下列语段空白处填入四个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春日踏青,青芜如毯,     ;夏日听雨,雨声淅沥,  ;秋日看花,花叶相辉,    ;冬日观雪,雪意阑珊,      。好诗如四季,岁岁不相同。
  ①诗是千缕缤纷下那一丝虚幻的朦胧②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惊艳的洁白
  ③诗是绿茵遍野时那一抹久违的清新④诗是红叶清风里那一派无尽的潇洒
  A. ③ ④ ② ①    B. ③ ① ④ ②
  C. ④ ③ ① ②    D. ④ ② ③ ①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语境填空题要注意两点:(1)认真读文,抓思路,理文脉,仔细推敲语句间的呼应与衔接。(2)明确要填充的内容,句式,使语意连贯。解答时首先要弄清叙述的对象,如“青芜如毯”对应③“诗是绿茵遍野……”;“雨声淅沥”对应①“诗是千缕缤纷……”;“花叶相辉”对应④“诗是红叶清风……”。所以选B。
  5. 诗词默
  (1)______ ,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2)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
  (3)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4)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_________(艾青《我爱这土地》)
  (5)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表达自己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诗句是:“______ ,________ ?”
  (6)龚自珍《己亥杂诗》“_______ ,化作春泥更护花”与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有异曲同工之妙,常用来形容无私奉献的精神。
  【答案】    (1). 烽火连三月    (2). 柳暗花明又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