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4120字。
绝密★启用前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模拟(四)
语文
本试题卷共12页,22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纸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纸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纸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纸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纸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纸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职掌卜筮,是先秦史官与«周易»关系之最突出的纽带。在先秦,尤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史官们对这一职责的履行可谓是不遗余力。阅读先秦文献,人们有时会为史官们据«易»占筮的准确而感到惊讶。例如,周史运用«周易»为陈国占筮,得出了两个结论,一是陈侯的后代将在齐国昌盛并执掌大权,二是陈国将在那时衰败。后来历史的发展果如其言。如何来解释史官们的这一类“神奇的”预测呢? 其关键,是先秦史官对«周易»变化观精髓的理解和运用。
«周易»是一部谈事物变化的书。前人称“易”有三义,即变易、简易、不易等。不少先哲认为:“易”之精义实为“变易”。«说文解字»引«秘书»:“易”原为象形字,上日下月,日为阳,月为阴,阴阳交合变成宇宙间万事万物,阴阳者,变化也。«周易»之基本要素“爻”的意蕴、“卦”的构成方式、八卦及六十四卦之间的关系以及“十翼”对«周易»义理的阐述等等,无不突出地表现出一种变化观。
从表面上看,周史所得出的两个结论是占筮的结果,其实,周史在为陈国占筮之前,已对陈、齐等国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定的了解,即“先人事而后说卦”,在此基础上,再依据«周易»的变化观去分析、推测其前景,就得出了这些结论。知道了这个例子所蕴含的道理,就明白了先秦史官的«_____易»筮有时能较为准确地预测历史发展变化结局的奥秘。
先秦史官以«易»占筮,又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首先,以«易»占筮,凭蓍草这类植物去推断活生生的、千变万化的人事,从根本来说是难以成功的。尽管有时占筮者在推断中也会结合对历史和现实的了解,但这类占筮法总体上笼罩在唯心主义、神秘主义的气氛之中,并非科学的方法。其次,先秦史官的以«易»占筮,在具体操作上具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根据«左传»«国语»的记载,春秋时期人们讲«周易»要讲八项。然而,在每次占筮时,并不会八项内容都讲,因为甲项与乙项的结论很可能不一致,甚至是对立的。选择哪项或哪几项来讲,先秦史官往往依据自己的意图来定。占筮的结果,也可以依据多个方面来解释,只需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来做论断。主观随意性表现得非常突出,牵强附会的特点也很显著。
先秦史官所掌职责非常丰富,堪称是当时的“通才”,而«周易»是一部既简明又涉猎宇宙万物、社会人生的著作,可谓“通学”;作为“通才”的先秦史官与作为“通学”著作的«周易»,有着一种内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出于职责要求,先秦史官堪称是«周易»的解读者、运用者、守护者及传承者。他们偶尔表现出的运用«周易»对于具体人和事的发展进行准确预测的“奇迹”,主要得益于对于«周易»变化观的活用,以及对于拟预测人和事的历史、现状的观察和了解。而其他方面的败笔与尴尬,正好说明«周易»唯心、神秘思想本身的致命缺陷。深入探讨先秦史官与«周易»的关系,是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它对于«周易»以及中国古代史学史的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
(摘编自林晓平«先秦史官与‹周易›»)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易»是古代一部谈事物变化的书,“易”有“变易、简易、不易”之义,很多先哲认为“变易”是其中最核心的意义。
B.«周易»主要讲变化,“易”最初为象形字,上为“日”,下为“月”,代表阴和阳,表示阴阳交合变化成宇宙间万事万物。
C.«周易»中的“爻”的意蕴、“卦”的构成方式、八卦及六十四卦之间的关系以及“十翼”等等,无不表现出一种变化观。
D.«周易»既简明又涉猎广泛,包括宇宙万物、社会人生,可谓“通学”,古人常用它来占卜,预测吉凶和事物的发展变化。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先秦时期,史官堪称当时的“通才”,所掌职责非常丰富,其中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用«周易»来占卜。
B.先秦史官与«周易»有着一种内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是«周易»的解读者、运用者、守护者及传承者。
C.如果史官能理解和运用«周易»变化观的精髓,重视对历史和现状的了解,就能科学地预测历史的发展
变化。
D.从先秦史官与«周易»的关系的角度进行深入地探讨,对于研究«周易»以及中国古代史学史有重大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易»被古人用于占筮,有时准确得令人惊讶,周代史官用它对陈国后代的兴衰所做的两点预测,后被历史的发展所证实。
B.«周易»内容丰富,春秋时学者讲«周易»要讲八项,但各项内容很可能不一致,甚至还会出现两项之间矛盾对立的现象。
C.用«周易»占筮,可能得到不同的结论;同一结论,也可以依据多个方面来解释,在具体操作上牵强附会,具有主观随意性。
D.«易»用以占筮,凭蓍草去推断活生生的、千变万化的人和事,是唯心主义、神秘主义思想的体现,从根本来说难以成功。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2分)
我心目中的许嘉璐先生
陆昕
可以这样说,从我初识许先生,直到今日,印象从未改变。我心目中的许嘉璐先生永远是二十多,至多三十多岁。
我想这是由于他对教育事业的挚爱并进而产生的使命感、责任感所致。教书育人,正是一种可以使人保持青春活力的事业。他身上有一种长久保持不变的对新事物的兴趣、追求和探索,还有对青年人耐心认真地倾听,感同身受的理解和知无不言的交谈。这里面没有“作秀”的成分,而能让你切切实实地感到诚恳,故而使你能够打开心扉。无论上课还是闲谈,他对学生后辈的教诲都是聊天谈心,这样他的传授和言行便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人记忆于思想深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