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4题,约18140字。

  2017学年第二学期浙江省名校协作体试题高三年级
  语文学科
  语言文字运用
  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影片《芳华》讲述了军队文工团里一群青春男女在爱情萌蘖(niè)时的故事。片中战友对“活雷锋”式主人公刘峰的行为不乏揶(yē)揄之情。
  B. 我们希望美方摒(bìn)弃零和博奕的陈旧思维,同中方相向而行,求同存异,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要煞(shà)费苦心地设置障碍。
  C. 胡德夫伴着马頔的吉他唱起了那首《南山南》,逛了北京的胡同(tòng),吃了老北京涮(shuàn)羊肉,还第一次从背面看到了正对钟楼的鼓楼。
  D. 今年以来,文化类的综艺一档(dǎng)接一档,但最火热的当属将传统文化与综艺连接在一起,把严肃呆(dāi)板的博物馆变活的《国家宝藏》。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A项,“揶”应读“yé”;B项,“摒”应读“bìng”,“博奕”应为“博弈”;D项,“档”应读“dàng”。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今天的社会发展太快,许多东西不经意间就丢了,并且丢了还往往不知。【甲】加之这个世界像决了堤的围堰,沉渣泛起,鱼龙混杂,想保住些好的有用的没那么容易。我们处于社会裂变的节点上,好坏优劣善恶往往都是共同而生,保持住好的不容易,增加些恶习稍不留神就既成事实。古人说,积善似垒土,纵恶如弯弓。积累善行如用锹垒土,一点一滴进行,形成的大山才会日久天长;而纵容恶行如同弦上之箭,思想稍稍放松一下,恶就是离弦之箭,一发不可收。【乙】所以规矩得老,这“老”是时间的检验,这“老”是文化的磨合,这“老”是自然法则淘汰留下的结果。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古老的民族过去的规矩一定很老,老到无从追根溯源。【丙】“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告诫说。即使鲁班那样的好木匠,没有尺子和圆规也没有办法画出方形和圆形。继而我想,今天随处可见的这么多的好家具,它们的存在关键还在于曲尺和圆规最初制定了规矩。
  2. 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经意    B. 一发不可收    C. 告诫    D. 继而
  3.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 甲    B. 乙    C. 丙
  【答案】2. B    3. C
  【解析】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B项,“一发不可收”:含褒义,事情一经发生,就发展得十分顺利和迅速,既而保持不断发展的状态。使用错误。“一发不可收拾”:常含贬义,指事情一旦发生便不可收拾,形容对发生的情况难以控制,局面无法收拾。根据语境“纵容恶行如同弦上之箭,思想稍稍放松一下,恶就是离弦之箭”,此处应为“一发不可收拾”。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引号内引用为完整引用,且语句到此结束,按规则“方圆”后的逗号应改为句号。故选C项。
  点睛:标点符号分为标号和点号。点号的用法如下:逗号:用于句子中需强调的部分、异动的部分。问号:用于有疑问语气的句子末尾。冒号:句子内部标点,用在句子内提示性话语后的停顿。下列几种情况使用分号:①用在复句中表示并列分句间的停顿,非并列关系(转折、因果等)的多重复句,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②分条说明一个完整的意思,在每一条里,不管是词、词组、单句,还是复句,都作为一个分句,各条末尾用分号,最后一条完了用句号。③句子中有余指代词“等等”代表未说出的并列部分,在“等等”的前面也要用分号。提示:并列的几个分句,不论其结构是否一致,并列分句间均用分号,不能有的用分号有的用逗号。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美国作出的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的决定引发了新一轮的暴力冲突,不仅严重威胁着区域和世界的和平,更破坏了解决矛盾的“两国方案”。
  B. “墨子号”系列成果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标志着我国量子通信领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