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4题,约20520字。

  2018 余姚中学高三模拟卷(二)
  一、语言文字运用
  1. 下边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黄塘完小地处交通不便的偏远一隅(yú),为破解生源流失难题,周铁山带领老师冒着酷暑挨(āi)家挨户做工作;为让学生将经典内化于心,每班晨读时间必读国学。看着孩子灿烂的笑脸,听着朗朗书声,周铁山觉得这就是一种幸福。
  B. 好的人生就是这么回事儿:这一边,荷(hé)尔蒙、虚荣和欲望,宛(wán)如烈火,致死燃烧;那一边,悲悯、善与爱、人格修行,也可以永无止境。
  C. 2018年司法考试案例分析:抬重病老母进邻居家要挟(xié)被砍伤算正当(dāng)防卫么? 天台法院一审判决、台州中院二审裁定均认为,被告人郑某娟的伤害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依法不负刑事责任。
  D. 每当看到轮椅上歪歪扭扭的霍金,我就禁不住嘀(dí)咕,这是我们的同类吗?感觉他更像一个来自宇宙的外星人。然而,他确实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地球人,活得异常艰难又活力四射,灵魂永远不会受困于不能动弹的躯壳qiào。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常见常用字字音字形的把握。主要考查的是多音字、形近字和异形字,有些字的读音区别度很小,可能体现在音调、平翘舌、前后鼻音等。记忆它的读音时一般根据它的语意或词性。A项字形有误,“朗”应改为“琅”,“琅琅书声”。B项声调有误,“宛如”的“宛”应为第三声,读作“wǎn”。C项声调错误,“正当防卫”的“当”应念作“dàng”。“正当”一词是多义词,当它念“zhèng dāng”时,指的是正处在(某个时期或阶段);当它念“zhèng dàng”指合理合法的或(人品)端正。
  点睛:A项考查考生对前鼻后鼻音的把握。前鼻韵母的韵尾-n,发音部位在口腔前部,发音时舌尖与上齿龈接触,舌要往前伸,舌尖要往上抬。后鼻韵母的韵尾-ng,发音部位在口腔后部,发音时舌根与软腭接触,舌要往后缩,舌跟要往上抬。考生平时就应该准确认读。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这为我们辨析汉字字音提供了条件,所以我们在记忆时,可以将字音与字形结合起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从“高手在民间”的“炫技”拍摄,到跳、唱、抖不能停的“鬼畜”剪辑,以快手、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APP迅速征服了大量95后、00后。最新数据显示,快手拥有近7亿累计用户,1.2亿日活跃用户,抖音正向此靠近。[乙]当深度用户捧着手机“刷一天根本停不下来”、“坐地铁看走路也看”时,他们是在迷恋什么?
  “记录普通人的生活” ,某短视频APP如是宣称。[丙]回顾这些年网络流行的一些风向,不难发现其中也有一种趋势:载体从文字、图片到视频,浏览时间从以分计到以秒算,提供的信息日渐低俗,用户的时间被越切越碎,品位似乎也一降再降。互联网大潮起起落落,低俗短视频的风潮终会过去。只是,若按这趋势发展,下一次的流行物是否会更让人大跌眼镜?
  相较于过往,如今的潮流风向标主要发源于网络,更新更快、花样更多,却也泥沙俱下、良莠不齐。如若不加选择地终日追逐,部分年轻人空虚迷茫的状态只怕更甚。
  2. 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品位    B. 终会    C. 大跌眼镜    D. 良莠不齐
  3.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 甲    B. 乙    C. 丙
  【答案】2. D    3. B
  【解析】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了词语的正确使用。对词语的辨析应从词义(词义范围大小、词义侧重点、词义的轻重等),词语的用法(词语的搭配习惯、语法功能、适用对象等),词语色彩(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几个方面考虑。“品味”作动词,仔细体会;玩味。“品位”作名词,泛指人或事物的品质、水平。“良莠不齐”,用错对象,它指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适用对象只能是人,侧重于品质,不能用于形容水平、成绩等。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这两个并列的引号之间不需要用顿号来停顿。尽管顿号是用在并列的词语之间,但并非所有的并列词语都要使用顿号,要根据所表达的语气轻重、节奏快慢以及并列词语的长短来灵活掌握。
  点睛:书名号和引号虽然不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语气的停顿,但是由于书名号、引号十分醒目,已经达到了提醒人停顿、注意的目的,因此可以不再用顿号。如“《离骚》《天问》《九歌》等是伟大诗人屈原的代表作。”但是,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如引语或书名号之后还有括注),或最后两个并列的引号、书名号间有“和”或者“或”等连词时,前面几个并列成分宜用顿号。如“他本人也被尊为‘如来’(意思是‘成正党’)、‘佛’(意思是‘觉悟者’),奉为佛祖。”又如“名作有《念奴娇》(大江东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开宋代豪放词之先河。”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那些痛斥孩子深陷“网瘾”的父母,是否也应该反躬自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否做到了足够的陪伴和关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