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小题,约15250字。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试卷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分 数
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 ( )
A 奔丧/丧偶 伺机/伺候 艾草/期期艾艾
B 狼藉/书籍诮骂/口哨契约/锲而不舍
C 差错/差评 请帖/碑帖 呼吁/长吁短叹
D 狭隘/溢出 纯粹/萃取 侥幸/饶有兴趣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
A 忻然 虔诚 荡漾 触目伤怀
B 殉职 鄙薄 颓唐 略胜一愁
C 期年 笑炳 徘徊 短兵相接
D 昳丽 伶仃 惨淡 因地置宜
3. 古诗文默写。(8分)
①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__________________?(《朝天子•咏喇叭》)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匹马戍梁州。(陆游《诉衷情》)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年风味徒思浙。(秋瑾《满江红》)
④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抒发思古幽情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曹刿认为可以追击敌人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刿论战》)
4. 名著阅读。(7分)
(1)“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这首词赞颂的是《水浒》中的__________________,(1分)由他成功策划的重大事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个事件即可2分)。
(2)《水浒》中你最欣赏的人物和最讨厌的人物分别是谁?原因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综合性学习:(7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1)下面几则新闻的标题,请认真阅读写出你探究的结果。(不超过15字)
①因材施教,完善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2014年4月1日《人民日报》)。
②用传统文化精髓滋养我少年精神追求(2015年5月30日 央视网)。
③中国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专家座谈会在京召开(2015年9月24日 中国新闻网)。
④着力面向青少年搞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2016年1月13日 长城网)。(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 如下图是针对当前青少年成长教育中的问题展示的一幅宣传画,描述画面的主要内容并写出宣传画的寓意。(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6--9题。(16分) 布鞋情结
①一生太长,没有谁会记住生活中的所有小细节;一生太短,谁也不能保证什么可以在生命里不离不弃。唯有一种情结,不受似水流年的羁绊,穿过光阴的缝隙,在回眸的斑斓光影里,那份美好、那份温暖,常常在不经意间,就被连根拔起。布鞋,就是一直萦绕在我心中的一种情结。
②前几天,当我经过我家附近那条街,发现新开了一家“老北京布鞋”店时,忍不住停下了脚步,望着古色古香的招牌,那一刹那,内心波涛翻滚,那些与布鞋有关的旧时光就这么被轻易地唤出来了。
③在我记忆中,布鞋是伴随着童年一起成长的,只是后来不知不觉就走丢了。小时候,印象中的奶奶与母亲一有空就会坐在宽敞的屋檐下,每人身边一个针线篼,时而穿针引线,时而漫不经心地闲聊几句。很多时候,隔壁的周姨李姨也会来一起凑热闹,一边纳着鞋底一边用手缝针往头顶上习惯性地摩擦两下,再拉开嗓门闲侃几句,当然,更多的时候是切磋手艺,互相欣赏。在农村,一个女人勤劳不勤劳,只要看看家里人脚上穿的鞋就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