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小题,约15190字。
成都实验高级中学2017级高一(下)期末考试模拟试卷(二)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公元2世纪中叶,张骞受汉武帝派遣凿空西域,开通丝绸之路,成就了他的一世英名。这是 众所周知的事实。其实,早在张骞之前,走通东西方通道的,是众多不知名的英雄。但是,为什 么到了张骞之后,丝绸之路才真正建立和发展起来呢?这与丝路此端的汉唐帝国国力的强盛密 切相关。。
秦穆公称霸西戎,对于东西贸易的开拓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秦朝及汉朝初年,匈奴几乎垄 断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也自然垄断了丝路贸易。到了汉武帝之后,凭借父祖几代六十年的休养 生息政策积累起来的国力,果断采取反击匈奴的政策,因此才有张骞的出使。带着军事外交目 的出使的张骞,不经意间就发现了经过四川、云南到缅甸而至印度的商贸通道。张骞第二次出 使,携带了更多的物品,分送出使诸国,虽然这不算官方贸易,但却促进了西域诸部族和邦国来 华。这些外邦来使,与其说是向风慕义,不如说是为了经贸往来。
唐朝设立安西四镇以及伊西北庭都护府,对葱岭东西地区的羁縻府州,实行了有效的控制, 从而使唐朝的丝绸之路,比之于汉代有了长足的发展。可以说,汉唐时代的国力强盛,是丝绸之 路得以建立、巩固与发展的先决条件。在西汉张骞打通西域而建立起从中原经新疆至大夏的商 路后,中亚原有道路网中的主要干线便成为丝绸之路的西段,从长安横贯中亚、西亚到欧洲,构 成了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丝绸之路对于中国方面来说,主要是边境贸易,中国人主动出境贸 易不占主流。
隋唐一统,促进了丝绸之路贸易的发展。吐鲁番出土文书中,对于贸易物品的规格和价格 管理井井有条,就是适应边境贸易的外商而订,当地居民是不可能有如此大量需求的。唐朝在 边境地区设置了管理商贸活动的“互市监”。边境节度使热衷于边贸,是因为这是其重要的财政 收入之一。而这笔收入,中央政府是把它计算在对边军经费开支中的。
宋代,西北地区掌握在西夏政权手里,海上贸易因而兴盛。东西方贸易空前高涨,马可波罗 一家就是从这条路上来华的。元朝以后,西域地区出现了哈密、别失八里、柳城、于阗、火州以及吐鲁番等割据政权。帖木儿汗国控制了中亚,奥斯曼帝国统治了西亚,特别是1453年拜占庭灭 亡之后,丝绸之路的陆上通道和海上通道,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阻碍。因此,15世纪欧洲人的大航海事业,其重要动力之一就源自于破除丝绸之路的阻塞,适应东西方贸易增长的需求。欧洲人人不满意丝绸之路被西亚和北非的阿拉伯中间商人垄断,他们这回携航海技术进步的优势,要 直接走到东西方贸易的前台,航向所指,就是遥远的中国和印度!
(摘编自张国刚《宏观视野下的丝绸之路》)
1.下列关于原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众所周知,张骞受汉武帝派遣凿空西域,首次走通东西方通道,开通丝绸之路,才成就了他的一世英名。
B.汉武帝时期,前代休养生息政策积累起来的国力成为了反击匈奴的资本,同时也为张骞出使西域提供了条件。
C.唐朝的丝绸之路较之汉代发展得更好,唐朝对安西四镇、伊西北庭以及葱岭东西地区实行有效的控制功不可没。
D.由于西夏政权掌握了西北地区,所以宋代有了更兴盛的海上贸易往来,马可波罗正是从海上通道来到中国。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张骞首次出使西域诸部族本来是带着军事外交目的,却偶然发现了一条能够最终到达 印度的商贸通道。
B.张骞出使西域诸国,促进了西域诸部族和邦国来华。这些外邦来使,不是向风慕义,而 是为了经贸往来。
C.汉唐时期,逐渐形成了从长安直至欧洲的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但中国人的主动出境贸易却并不占主流。
D.元朝以后,西域地区出现了众多割据政权。拜占庭灭亡之后,丝绸之路的陆上通道和海上通道,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阻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丝绸之路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汉唐时代国家实力的强大与兴盛,是丝绸之路得以建立、巩固与发展的前提。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报志愿
闫 岩
紧张的高考过后,又要面临着报志愿的难题。报志愿确实是个难题,选择一个好的专业能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可马虎不得。
这不,这一家人就围在一起商议着给自家的宝贝报志愿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