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小题,约8230字。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终考试
  语 文 试 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史记》体大思精,  ▲  ,通过描写起伏跌宕的情节,展示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史记》的人物传记以时间为序,又兼顾传记间的内在联系,遵循  ▲  的原则,有分有合,前后呼应。这种巧妙而高超的编排,使得叙事脉络  ▲  起伏、婉转多变,体现出史实记述和史家理念的统一。
  A.星罗棋布  人以群分  明灭 B.包罗万象  人以群分  明晰
  C.星罗棋布  以类相从  明晰 D.包罗万象  以类相从  明灭
  2.下列各组诗句中,运用了相同修辞手法的一组是(3分)
  A.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B.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C.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D.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3. 下列各句中画线处不需要删去的一项是(3分)
  A.接着是整个城市被火山熔岩淹没,直到1709年才被一些考古学家将这个城市发掘出来。
  B.对于这件丑闻,我看不能再隐瞒了,一定要公诸于民众。你要是还不采取补救措施,局面将一发不可收拾。
  C.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象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
  D.在几座城门均被国民党关闭的情况下,请愿学生在中正门向军警发起强大宣传攻势,终于感动守城军官 ,打开铁锁,冲出城门。
  4.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人于农历三月上旬巳日,游于水滨,祭祀、沐浴,祓除不祥,称为“修禊”。如《兰亭集序》:“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B.古代男子常在字的前面加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如:伯牙、仲尼等;女子在姓的前面加孟(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如孟姜、叔姬等。
  C.古代讲到亲戚关系时,常常用丧服的差别表示亲疏远近。如李密《陈情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D.古代祭祀时,用羊、豕作祭礼叫太牢,牛、羊、豕齐全的叫少牢。如欧阳修《伶官传序》:“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5.下列对文学作品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杜甫《旅夜书怀》
  【赏析】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诗人以沙鸥自况,烘托出天地间一个孤独飘零的形象,深刻表现了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这正是诗人身世际遇的写照。
  B.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赵嘏《长安晚秋》
  【赏析】秋天到来,诗人想起了故乡美味的鲈鱼,却羁旅他乡不能归去。于是,只能戴着南方人的帽子,学着思念故国的楚囚钟仪的样子,以表达自己浓烈的思乡之情。
  C.他经常是仰着头,迈着八字步,两眼望青天,嘴撇得瓢儿似的。我很难得看见他笑,如果笑起来,是狞笑,样子更凶。 ——梁实秋《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赏析】作者对国文老师的描写,看似不敬不雅,但丝毫没有厌恶之意,更多的却是有趣、可爱。这是在用幽默的笔调,调侃自己所喜欢的尊长,“不敬”中饱含深深敬意。
  D.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
  【赏析】此曲以夕阳残照烘托离别的凄凉氛围,又以“遍人间烦恼”夸张地抒发了内心无比的悲伤,最后化虚为实,与“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异曲同工。
  6.下列对漫画寓意理解最完整、贴切的一项是(3分)
  A.只要不认为自己吃亏,别人也就没占着便宜
  B.贪得无厌者,总为自己的丑恶行为找到借口
  C.包容方显美德,宽厚则是你修养气度的体现
  D.没有公平合理的分配,社会就没有和谐稳定
  二、文言文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楚元王世家
  司马迁
  楚元王刘交者,高祖之同母少弟也,字游。
  高祖兄弟四人,长兄伯,伯蚤卒。始高祖微时,尝辟事,时时与宾客过巨嫂食。嫂厌叔,叔与客来,嫂详为羹尽,枥釜,宾客以故去。已而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