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小题,约8110字。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试卷
语  文(二)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和第Ⅱ卷(共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15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桎梏           秩序              炽热              脍炙人口              栉风沐雨
B.崎岖           旖旎              菜畦              歧路亡羊              按图索骥
C.蓦然           寂寞              墨客              秣马厉兵              相濡以沫
D.觐见           灰烬              矜持              津津乐道              怀瑾握瑜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张庆文委员在提案中建议,政府各部门对于“美女经济”愈演愈热的现象态度要__________,担负起__________职责。
(2)12日闭幕的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在政治决议中表示,完全赞同__________《反分裂国家法》。
(3)《电子签名法》通过确立电子签名法律效力、规范电子签名行为在法律制度上__________了电子交易安全,是中国信息化立法的一个突破。
A.明确           监督              制订              保证
B.明了           监管              制定              保证
C.明确           监管              制定              保障
D.明了           监督              制订              保障
3.下列句子中加点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央视“我最喜爱的春晚节目”在元宵晚会公布,由聋哑人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众望所归夺得特别大奖。
B.随着日韩两国在竹岛(韩国名:独岛)问题上的矛盾日益加深,近来韩国反对日本4月实施教科书审定的呼声也一浪高过一浪。
C.15日整个沙兰镇仿佛安静了许多,车水马龙的情景已不存在,各施救队伍正井然有序地开展工作。
D.许多人只会空喊口号,一遇到有什么事要做,就玩空城计,你推我,我推你,谁也不肯干。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印度洋海啸所造成的灾难引起了全人类的震惊,这表面上看起来是无法避免的天灾,但是海啸的发生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是分不开的。
B.瑞士当局裁定,居住在日内瓦的“基地”组织领导人奥萨马·本·拉登的同父异母兄弟有权将其姓氏即“本·拉登”作为商标。
C.“9·11”事件后,随着美国和欧洲经济萎缩,一些国际基金组织为寻找新的投机机会,将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中国,尤其是亚洲这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市场。
D.首届世界汉语大会将于7月20日~22日在北京举行,届时,海内外专家将齐聚北京,共同探讨“多元文化架构下的汉语发展”,这是我国政府首次召开的以汉语为主题的高层次国际研讨会。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地球资料卫星
地球资料卫星是用于对地球上自然资料进行勘测的人造地球卫星。卫星上载有多光谱遥感设备,获取地物辐射或反射的电磁信号,发送给地面接收站。接收站根据事先掌握的各类物质的波谱特性,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的判读,可得到各类资源的特征、分布和状态等信息。例如,根据农作物的生长、成熟期波谱特性,可估算农作物的产量;根据地表辐射特征,可以判断出地下的矿产资源等等。按照观测重点的不同,地球资源卫星可分为陆地资源卫星和海洋资源卫星。地球资源卫星选用太阳同步回归轨道。所谓“回归轨道”,是指卫星在地面投影点(称为星下点)的轨迹出现周期性重叠,这样可以保证卫星在基本相同的光照条件下周期性地重复拍摄同一地面目标的图像。地球资源卫星的轨道高度为500~900千米,倾角为97°或99°。它以太阳电池为主要能源,功率可达1000瓦以上。地球资源卫星获取的遥感图像信息数据较大,卫星上需要有专门的宽频带、高速率数据传输设备。因为卫星并不总是处在地面台站的接收范围内,所以卫星上还备有数据存储设备,待飞越接收站上空时将数据发回。1972年7月23日,美国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地球资源技术卫星”1号(后改名为“陆地卫星”1号),迄今已发射五颗。1978年美国发射第一颗海洋资源卫星“海洋卫星”1号。法国自1982年以来已发射三颗“斯波特”地球资源卫星。前苏联的地球资源卫星混编在“宇宙”号卫星系列中。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