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小题,约8440字。
四川省泸州市天立学校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1至6页,第二部分7至8页。
2.考生作答时,选择题用2B铅笔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其余各题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3.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原卷自己带回。
第一部分 阅读题(63分)
一、古诗文阅读。(31分)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4题。(17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节选)
【乙】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②,瀑见。瀑行青壁间,撼山掉③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④如虹,忽卷掣折⑤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⑥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观第五泄①记》(节选)
【注释】①第五泄:第五级瀑布。在今浙江诸暨境内,此处有五大瀑布,当地人称瀑布为“泄”,因此那山也叫五泄山,是著名旅游胜地。②罅(xià):缝隙,裂隙。③掉:摇动。④怒石横激:突兀的岩石横拦瀑布,激起水花。⑤掣折:转折。⑥欹(qī):斜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B.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C.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D.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2.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其岸势犬牙差互 像狗的牙齿一样 B. 佁然不动 高兴的样子
C. 山行之极观也 景象 D. 疾趋,度石罅 快走
3.下面对两段文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 【甲】【乙】两段文字中分别找一个表现水的特点的字是:清;伟(奇)。
B. 【甲】表达了作者被贬谪后孤独、寂寞、凄凉之情;【乙】《观第五泄记》表达了作者的喜爱、赞叹之情。
C. 【甲】第二段写了游鱼、阳光和影子,动静结合,展现生动的画面,目的是表现鱼的活跃、可爱。
D. 【乙】中“山行之极观也”是写出了第五泄的雄伟壮观;“犹不忍去”表现难得一见对第五泄的留恋之情;“幕归,各赋诗”是因为印象深刻,感受强烈而新奇。所有这些都突出了第五泄雄奇壮阔。
4.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语。(共8分,每小题4分)
(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数步,闻疾雷声,心悸。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5—6题。(8分)
旅夜怀远客
许浑
异乡多远情,梦断落江城。病起惭书癖,贫家负酒名。
过春花自落,竟晓月空明。独此一长啸,故人天际行。
(1)请简要分析“异乡多远情”中的“情”包括哪些方面,此句有何作用?(4分)
(2)请赏析“竟晓月空明”一句中“空”的妙处。(4分)
(三)古诗文默写。(6分)
7.根据课文,用规范汉字在下列横线上补写出相应的句子。
(1) ★ ,君子好逑。(《诗经》)
(2)可怜身上衣正单, ★ 。(《卖炭翁》白居易)
(3) ,秋天漠漠向昏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4)谁见幽人独往来, ★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
(5)在《马说》一文中,描写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句子是 ★ , ★ 。
二、现代文阅读(26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8—10题。(10分)
蓝色能源
①“龙宫”作为神话里海底龙王的居所,曾引发了人们无数的想象,围绕它产生了众多故事。现实中“龙宫”自然是没有的,但迄今为止,浩瀚的海洋仍深深地吸引着人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