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过程二 起草阶段<br>
<br>
一、文字语言法<br>
<br>
<br>
作文的唯一工具是语言。从学习作文出发,语言可以大致分为两类:科学语言和文学语言。两者犹如走路和跳舞,但都遵守语义学和语法学的要求,建立在基本的语言文字修养--即字、词、句的功夫之上。高考作文掌握3000常用字即可。据数理语言学运用电脑统计,毛选四卷用字2981个,老舍的《骆驼祥子》2413个,就连《红楼梦》也才4200个。字要从音、形、义三方面掌握。词则多多益善,一般5千个以上。拜伦用词8千,莎士比亚16000个。词可以简单分为四类:单音词一般是动词,简截有力;双音词数量庞大,匀称稳重;三音词显示内心感情激宕起伏,可以调剂其它词类;四音词庄重大方,常有内涵如成语。句子则只有三十余种,如祈使句、感叹句、疑问句等,要争取使自己的语言成为含有感受和哲理的警句。<br>
为学习的方便,前面已经将所有文章分为科学文章和文学作品,而教学文体也分为科学性作文和文学性作文。这里为从根本上学习语言,再讲一下它们的异同。一是在社会功能上,科学文章一般是直接为社会生活服务的,而文学作品则是间接地但却为着个体生命及人类整体生命而服务的。二是在思维过程中,文章以写真人真事、真情实感为根本,而作品则必须写真实的个性心理感受。三是在写作心理上,文章中联想多于想像,而作品则相反。文章是一种用来反映社会生活中客观事物的组成篇章的语言形式,内容要求真实,是社会实践的工具。语言最重准确性,要求单义词,还要求鲜明、生动。作品是以文学手段塑造形象以表现作者内心世界及反映社会生活的语言艺术。 <br>
语言最重形象性,要尽可能使用生活语言,作者叙述语言要生活化,人物语言要个性化。如诗歌的语言,基本的要求有多义性、跳跃性、可感性和音乐性。最根本的一点是,文学语言要表现作者个体的经验感受,培养语感即所谓言语知觉--真切感受到语言文字后面的事物。 <br>
语言在心理上具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生理心理层次:语言都是生理运动发出来的,没有生理就没有心理;语言有着生理基础的制约,如一句话是以一口气为生理基础的,所以不会太长。这一层次最深邃,隐藏在无意识里。第二个层次是社会心理层次:在语言的深处有着民族、国家和社会的集体心理的影响,如提到“国旗”,每个国家的人大都想到的是自己国家的国旗。第三个层次即上述的个体心理体验,如提到“国旗”时,个人可能会出现自己某时某地的感受,文学性作文要尽可能写出这种感受来。<br>
不管是那种作文,都应是尽可能生活化、个性化、口头化,记叙文还要心理化。简单地说,一是要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不管是谁说的,一定要是人们说过的话。二是要写自己的话,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的话,千万不要编造,把自己当作多么高大的人物拿腔做调。三是写记叙文时,语言要带上感情,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细细地写自己的想法。<br>
当然,学生还应当让语言尽量优美。这就要学习书本上有生命力的语言,要用比喻等修辞。不过一定要弄清楚:这些语言只是少量的,是锦上添花。<br>
<br>
二、规范构段法<br>
<br>
<br>
许多人不清楚段落写作与文章写作的关系。写作教学,尤其是中小学作文教学严重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