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830+7850字.

  单元训练金卷•高三•语文卷(A)
  第六单元 图文转换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1.观察下面的漫画,回答问题。
  (1)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
  (2)给漫画拟一个标题。
  【参考答案】(1)这幅漫画一共有两张,第一张图描绘了一个手里拿着饭碗的母亲正在追赶前面一个手里拿着玩具不断奔跑的孩子喂饭;第二张图则描绘的是一个手里拿着一纸赡养文书的年老的母亲,在追赶前面俨然大老板模样自顾自打着电话往前走的儿子。
  (2)答案举例:自作自受、种豆得豆。
  【解析】此题属于漫画,漫画题主要有概括画面的内容,分析漫画的寓意,给漫画添加标题和解说词等。答题时首先立足于漫画的内容,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概括,然后注意漫画的劝诫意义,劝诫意义要从漫画夸张的手法中获取。本题题目有两个要求:一个是描述画面内容,一个是为漫画拟写标题。本题漫画由两幅图组成,要分别描述这两幅图的画面内容,第一幅图是一位年轻的妈妈端着饭碗在追着一个手拿玩具的小男孩进行喂饭。第二幅是一位年老的母亲手里拿着一张写着赡养费的文书,追着一位西装革履自顾自打着电话往前走的儿子。这幅漫画显然是在讽刺当今社会的家庭教育不成功,家长自食其果。所以根据漫画的寓意,标题可以拟写为“自作自受”“种豆得豆”
  “自食其果”等。
  2.仔细观察下面这一场景画面,请用文字说明漫画的内容(不超过40字),并指出漫画寓意(不超过30字)。
  内容:______________                              
  意意: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漫画内容:画面左边是狭窄的电梯,人流拥挤。画面右边是宽阔的步梯,只有一人走向上面。 
  寓意:不盲从、善于选择,舍得付出的人方可胜出。 (或:向上的路并不拥挤。拥挤的原因,是大部分人选择了安逸。)
  【解析】题干是“仔细观察下面这一场景画面,请用文字说明漫画的内容(不超过40字),并指出漫画寓意(不超过30字)”。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要求说明漫画的内容,并指出漫画寓意,有字数限制。这道题考的是分析漫画,仔细观察漫画的内容,画面分为两个部分,画面的左边是狭窄的电梯,人流拥挤。画面右边是宽阔的步梯,只有一人走向上面。不盲从、善于选择,舍得付出的人方可胜出;或者这样理解也
  ……
  单元训练金卷•高三•语文卷(B)
  第六单元 图文转换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1.阅读下面漫画,按要求答题。
  (1)给漫画拟出标题。要求:切合漫画含意,不得用“无题”作标题。
  (2)说明漫画给你的启示。要求:与标题有内在联系。
  【参考答案】(1)标题:“见识”“自大与渺小”(意思对即可)
  (2)启示:(简练版)知识初窥(浅尝),狂妄自大;学海深探,始知渺小。
  (通俗版)学一点知识,以为自己什么都懂,当学得多时,才知道自己的见识浅薄。(意思对即可)
  【解析】(1)题干是“给漫画拟出标题”。本题主要考查漫画解读。这道题考的是给漫画拟出标题。要求:切合漫画含意,不得用“无题”作标题。准确读出漫画的内容:漫画一共给了四幅图画,每幅图上都有一本厚厚的书,书的封面上写着“知识”二字。还有一个人。四幅图中的书的大小和厚度都没有变化,但是人发生了变化。第一幅图是一个人站在书(知识)的大门前,向里张望;第二幅图画的是这个人在书门前大笑不止,昂首挺胸,寓意为:学一点知识,以为自己什么都懂。第三幅图是他走进知识的大门;第四幅图画的是他低眉垂头地走出了知识的大门,个子小了,意为这他在知识的书本里畅游一番后,才知道自己的见识浅薄。综上,本漫画的标题可以是:“见识”或“自大与渺小”等。
  (2)题干是“说明漫画给你的启示”。本题主要考查漫画解读。这道题考的是写出漫画的启示。要求:与标题有内在联系。在对第一小题画面的观察的基础上,考生可以把书本理解为“知识的海洋”,把画面上的人理解为求知者,那么他的神态的变化、个头的变化都有语意,给考生的启示就是:学一点知识,以为自己什么都懂,当学得多时,才知道自己的见识浅薄。意思对即可。
  2.根据下面的摄影作品,写一段以“父爱”为主题的短文。要求:从父亲或者孩子的视角来写;语言生动,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不超过100字。
  【参考答案】阳光明媚的郊外。自行车后座的男孩看着“嗖嗖”地旋转不停的风车,额头紧贴着父亲如山的脊背,正咧嘴微笑,满脸荡漾着快乐。看着如此温馨的场景,恍惚间,风车仿佛在我的记忆深处慢慢地旋转,转出一幅优美的画卷,画卷里流淌着深深父爱!
  【解析】题干要求“根据下面的摄影作品,写一段以‘父爱’为主题的短文”,要求“从父亲或者孩子的视角来写;语言生动,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这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