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200字。

  精神的三间小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宽宥、游弋”等字词的音形义。
  2.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
  过程与方法
  1.理解“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深刻内涵及其给予的生活启示。
  2.品味文章具有的独特美学风范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心灵,提升精神境界。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心灵,提升精神境界。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的写作技巧。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我们生活的世界,按常规来看,可以被称之为三维空间。空间如此广阔,时间如此漫长,不是我们这些弱小的生命体能够完全体会到的。但是,我们人类除了拥有空间感之外,还拥有精神,它能够穿越一切空间和时间,造就一种永恒的力量。那么,人的精神是如何发挥这种作用的呢?那就必须要给人的精神活动以空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毕淑敏的《精神的三间小屋》。
  二、自主预习
  1. 背景资料
  毕淑敏(1952—),女,国家一级作家。1952年出生于新疆伊宁,祖籍山东。1969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毕淑敏17岁便来到海拔5000米的西藏阿里当兵,历任卫生员、助理军医、军医。在苍茫的高原上,她亲眼看到一些年轻人为了祖国的安全富强永远长眠在冰层中的悲壮。那些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死亡”使她对生命有着特别的关注。1980年转业回北京。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中文系,硕士。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1987年开始共发表作品200余万字。198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
  毕淑敏真正取得全国性声誉是在短篇小说《预约死亡》发表后,这篇作品被誉为是“新体验小说”的代表作,它以作者在临终关怀医院的亲历为素材,对面对死亡的当事者及其身边人的内心进行了探索,十分精彩。
  著有《毕淑敏文集》八卷,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拯救乳房》《女心理师》等。
  2.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宽宥(yòu)   游弋(yì)    轻觑(qù)   麾(huī)下    广袤 (mào)    赘(zhuì)余
  窗棂(líng)  坍(tān)塌   要诀(jué)   困厄(è)     襟(jīn)怀     灼(zhuó)晃  
  自惭形秽(huì)     憎恶(zēng  wù )  俯拾即(jí)是    驰骋(chěng)
  (2)词语释义
  自惭形秽:原指因自己容貌举止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后泛指自愧不如别人。
  不知所措:措,安置,处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遭受困窘或处境为难时心神慌乱。
  林林总总:林林,众多的样子;总总,众多而杂乱的样子。形容杂乱众多。
  俯拾即是:俯,低头,弯腰;即,就。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