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小题,约12000字。
绝密★启用前
2018年赤峰市高二期末联考试题
语 文
2018.6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位号涂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2015年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以来,生育渐成焦点议题,政府为了鼓励更多女性生二胎,许多省份都将女性的产假延长到了158 天,这样一来职场对女性似乎更不友好了,许多公司更不愿意接纳育龄女性,于是女性权益保障又成为全民关注的议题,随之而来的还有对男性陪产假的热议,认为男性应该享有(更长)陪产假的呼声越来越高涨。
在这个背景下,由北京市总工会权益部、法律服务中心与《劳动午报》共同评选的“2017 年北京工会劳动维权十大案例”中,第一个就是关于男性陪产假的。某职工回老家陪产,请了7天假,因公司拒付这期间的工资,他愤而辞职,并要求公司做出赔偿,协商无果后将公司告上法庭,一审败诉,二审胜诉,最后公司向他支付了陪产假工资1726元、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35603 元。在这个案例中,要求陪产假的诉求最终在工会的帮助下得到支持,但现状是许多公司对此并不配合,司法机构的认识也有不足。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我国并没有将女性的产假与照顾孩子的育儿假进行区分,尽管女性生育后的假期延长到半年多,但仍称为产假,没有额外的育儿假,男性因此获得的假期也局限于产后,是名副其实的陪产假。而在国际上,包含陪产假在内的男性育儿假非常普遍。今年江苏省的人大会议上,有10名人大代表联名呼吁,认为应该给男女双方128天的产假和陪产假,妻子休完产假后丈夫接着休等长的陪产假,这里陪产假实际上就含有育儿假的概念。
从各国的实践来看,男性休育儿假好处多多,可以说是各方都受益。比如对政府来说,提升女性的生育意愿,解决了总合生育率过低的问题;对企业来说,员工的家庭和谐稳定,有助于更安心工作,为企业做出更大贡献;对家庭来说,夫妻关系、亲子关系都得到改善;对女性来说,提高就业率,减少与男性的收入差距,增进身体健康,降低产后抑郁症的风险;对男性来说,父职参与对其身心健康也有益处,可以帮助他们成长;对儿童来说,父亲参与育儿较多的孩子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发展方面都更有优势……
目前不少社会学者发现,当一个男性休了育儿假,他就会逐渐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比如更多地把时间花在照料孩子和做家务上,而女性则可以相应地在工作上花更多的时间,事业也因此更成功。而在这个过程中,所有人对性别的期待都会有所不同,这将导致社会文化、社会制度更趋向于性别平等。可以说,社会性别平等的最终实现,男性陪产假肯定有一份贡献。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职场上出现许多公司更不愿意接纳育龄女性的现象,这和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有关。
B.男性享有(更长)陪产假的呼声高涨,其背后原因是国家生育政策渐成焦点
C.有人认为应给男女双方的产假和陪产假共128天,但要妻子休完假后丈夫再休假。
D.男性休育儿假,可促使女性相应地在工作上花更多的时间,取得事业的成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首段引出核心议题,然后多侧面展开论述,议题明确,条理清晰。
B.文章用某职工陪产诉讼案例,来论证司法机构对男性休陪产假认识不足的观点。
C.文章立足国内,放眼国际,论证了我国实施男性休陪产假制度的必要性。
D.文章从国内现实、国际实践和学者研究等角度论述了男性休陪产假的诸多好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17北京工会劳动维权十大案例”将男性休陪产假置于首位,可见这一话题倍受关注。
B.我国并没有将女性的产假与照顾孩子的育儿假进行区分,这是相关法制不健全的体现。
C.父亲参与育儿较多的孩子在长期短期发展方面都更有优势,可见男性更适合育儿。
D.为了最终实现社会性别平等的目标,制定并有效实施男性休陪产假制度势在必行。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西藏大地 马丽华
山是大山,川是大川,青藏高原这片荒寒的高大陆就由这些大系山水所组成。用心地想一想,全世界哪里还能见到比它们更加浩瀚的崇山峻岭呢?尤其是,连脚下的地平线都已遥遥地高出海平面几千米,成为世界高极。我喜欢视野里充满山的时候,喜欢从几乎所有可能的角度端详它们:平视,俯瞰,仰望。喜欢看它们在各种光影里:朝晖里,迟暮里,光天化日下。喜欢以各种方式:乘车或徒步,去尽其所能地穿越和跋涉过它们。在藏十七八年,以山为伴。
——它是焦干的……
在不经意时,我总是习惯于用北方母语自语。焦干这方言用在眼下刚好合适——不错,它是焦干的,焦干而茫茫。
山野上苍茫无际的阳光季风丝丝缕缕地剥蚀了岁月,干涸着生命。这生命,不光是哪一个人的,不光是哪一人群的,生命是一种泛指,所有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