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道小题,约12150字。
石家庄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3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纪录电影题材与类型百花齐放的当下,如何运用记录式的影像叙事讲好方方面面的“中国故事”,这不仅是创作者需要反复思忖的命题,也是纪录片这一重要的影视文本回应“记录新时代”愿景的必由之路。这意味着,纪录片应当在宏大叙事和情感书写两条线索上觅得相互观照的创作突破。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或代表这样一种积极有益的实践,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在逻辑,本片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发展成果与前行轨迹,以及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重大论述,以纪录电影的形式浓缩于短短90分钟之中,并首次将这样类型的作品带出小荧屏、引入大银幕。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全片聚焦的现实议题,“砥砺奋进的五年”从时间跨度上而言并不短,尤其在关涉具体的展现对象方面,本片的创作面临内容编排组织的两个难点:其一,要想入题呈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这五年的卓著成就,并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深度观照,文本自身需兼顾展现大国雄姿的历史叙事和唤起国人共情的细腻书写,问题随之而来——《厉害了,我的国》如何在打开格局的同时不疏离于观众的情感共振?其二,传统的电视纪录片在对象的撷取上大多采纳相对集中的处理原则,即便母题自身关切多个层次或维度的议题,纪录片的创作也通常择其一二切入并展现。但对于《厉害了,我的国》而言,中国这五年以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位取得的突破和跨越,皆是全片的“题中应有之义”,如何将不同面向的议题包容于一部作品之中?创作理念和思路至关重要。
《厉害了,我的国》用“大国”和“小家”两部分统领全片的结构与线索,不仅有力化解了上述两大难点,也在立意命旨方面更进一步。观众步入影院看到的,或许不止于随着镜头推进伴生而来的对于国家的归属、认同与自豪之感,更有充分的个体移情展现其中——每一个“中国奇迹”的背后,都离不开平凡百姓的参与和书写。最终,一种最能引起共鸣的文化表达得以浮现:所有的历史书写都是人的书写,国之“厉害”,源于每个国人的共同努力。除了颇具视野和胸怀地讲述中国故事、刻画中国面貌、展现中国变化,还有涓涓流淌、直抵人心的情感叙事润色全片。《厉害了,我的国》在观照“大国”的同时,也把“小家”作为重点加以展现,平凡百姓的社会生活变迁最能直观有力地回应新时代的火热之姿,片中生动记录了中国在精准扶贫、生态文明建设、医疗保障、国家安全等各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展现中国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征程上的诸种努力。
当前,纪录片发展已步入黄金时期,尤其是在进入新时代以来,纪录片已在快速发展中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席的重要组成。作为新时代的记录者,有如《厉害了,我的国》这样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从小屏到大屏,正在用更有力的声音阐述源于真实的影响力。
(摘编自何天平《大国雄姿跃然银幕》)
1.下列关于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该片要在宏大叙事和情感书写两条线索上相互观照,就必须回应“记录新时代”愿景。
B.该片首次以纪录片的形式将重大政治题材浓缩于短短90分钟作品中,并引入大银幕。
C.该片用“大国”和“小家”统领全片,让人既产生爱国情感,又有充分的个体移情。
D.尽管该片母题关切多个层次或维度的议题,但该片的创作也只是择其一二切入并展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主要从纪录片的难点和难点化解两部分,分析了《厉害了,我的国》在创作上的特点。
B.结构上,难题化解内容紧承上段,“大国”对应第一个难点,“小家”对应第二个难点。
C.文章第三段主要是从观众观影感受的角度来说明《厉害了,我的国》是如何化解难点的。
D.文章以《厉害了,我的国》为例,以小见大,论述了如何用纪录片讲好中国故事的命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厉害了,我的国》的成功代表该纪录片在宏大叙事和情感书写的相互观照上取得突破。
B.《厉害了,我的国》展现新的创作理念和思路,表明传统电视纪录片处理原则不再适用。
C.要让观众愿意走进影院观看纪录片,就要把能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作为创作的努力方向。
D.随着纪录片的发展进入黄金时代,新时代的纪录片将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更大影响。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
白玉盅
林清玄
①在所有的蔬菜里,苦瓜是最美的。
②苦瓜外表的美是难以形容的,它晶润透明,在阳光中,仿佛是白玉一般,连它长卵形的疣状突起部分也长得那么细致,触摸起来清凉滑润,也是玉的感觉。所以我觉得最能代表苦瓜之美的,是清朝的玉器“白玉苦瓜”。白玉苦瓜是清朝写实性玉雕的代表之作,历来只看到它的雕工之细、写实之美,我觉得最动人的是雕这件作品的无名艺匠,他把“白玉”和“苦瓜”做一结合,确实是一个惊人的灵感。
③比较起来,虽然“翠玉白菜”的声名远在“白玉苦瓜”之上,但是我认为苦瓜是比白菜更近于玉的质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