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8040字。

  江苏省泰州市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60分)
  命题人:
  审题人: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务必将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按题号在答题纸上指定区域内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
  一、语言文字运用及名著阅读(15分)
  1.根据拼音在格子内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这番话不免啰嗦,但是我们……非这样(zī) 铢必较不可。咬文(jiáo) 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jīn) 严。
  (节选自朱光潜《咬文嚼字》)
  2. 在下面一段话的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面对今天这种“信息爆炸”、  ▲   “异文化”纷至沓来的时代,我们需认真思考怎么办,全盘接受、盲目排斥都不是好的办法,我们应该用一种  ▲   的、稳健的心态去审视它,而不是用轻率的、情绪化的心态来“欣赏”它。要知道,不论哪种文明,都不是  ▲   的。
  (节选自费孝通《美美与共》)
  A.林林总总   机智   白壁微瑕
  B.形形色色   理智   白璧微瑕
  C.形形色色   理智   完美无缺
  D.林林总总   机智   完美无缺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最近三线城市的房价快速上涨,连续好几个月不停攀升,甚至在一年多时间内大多数地区实现翻番的目标。
  B.我国的改革在不断深化,那种什么事情都由政府包揽的现象正在改变,各种社会组织纷纷成立,这有利于社会矛盾的解决和社会责任的分担。
  C.一个民族的传统无疑与其文化密不可分。离开了文化,无从捉摸和寻觅什么传统;没有传统,也不成其为民族文化。
  D.杨振宁教授搭飞机去国内某地,同机有某歌星及其随从,到达机场下飞机的时候,见到的是受到热情的歌迷激动地欢迎那位歌星的到来。
  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3月5日,我们几个志愿者响应共青团“送温暖”的号召,向老人惠赠了几件春季衣物。
  B.小张在自荐信中写道:虽然我只有本科学历,但绝对名副其实,恳请学校领导唯才是用。
  C.某律师向法庭呈送的上诉状写道:这份购房合同是我方当事人在中介的忽悠下签订的,依法应认定无效。
  D.某谈话节目中,主持人获悉嘉宾父亲获得国家科学奖时说:“我代表观众对令尊的获奖表示祝贺。”
  5.根据提示填写相关内容。(3分)
  (1)《红楼梦》“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风雨夕闷制风雨词”说的是林黛玉和   ▲   两人之间的倾心的交流。
  (2)《三国演义》中著名的  ▲   (战役名称)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3)《  ▲   》(文学作品名称)再现了戊戌变法时期的清朝、北洋军阀的统治和抗战胜利后的蒋介石统治时期三个不同时代的各种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万松桥记
  (清)姚鼐
  徽州之县六,其民皆依山谷为村舍。山谷之水,湍悍易盛衰,为行者患,故贵得石桥为固以济民。吾至徽州,观其石梁之制,坚整异于他郡;盖由为之者多,石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