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另有教案。
案例名称
《中考说明文阅读专题——决胜信息筛选题》教学设计
科目 语文 教学对象 初三学生
课时 一课时 提供者
一、教材内容分析
内容结构分析:本设计根据学生的摸底测试情况,设计了三大教学环节:一是“知己”——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运用了大量来源于学生自身的案例,让学生明确阅读和答题方法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主动性。二是“知彼”——掌握常见干扰项类型和答题技巧。本环节的范例从初中说明文课文和中考题、模考题、摸底测试题中选取,通过复习和分析,使学生在范例中观察发现特点,获得范例呈现的知识,进一步过渡到对“类”的认识,进而掌握规律。三是“实战”——巩固训练提高能力。通过设计相似题型让学生训练,使学生当堂巩固本节课的知识和技能,获得迁移的能力。
内容特点分析:本设计有三个环节具有创新的亮点:一是导入环节,针对学生中存在的畏难情绪问题,设计“大家来找茬”小游戏,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引出课题,一矢中的地指出信息筛选题的根本就是“找不同”,加深学生对该题型的认识。二是归因训练、习惯养成环节,采用来源于学生自身的数据和案例,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眼球,使教师的引导更具说服力和针对性,有效帮助学生纠正不良阅读习惯和答题习惯。三是知识传授环节,选取中考题、模拟考试题、摸底测试题为范例,分析命题者的设题陷阱,疏理常见干扰项类型,吸引学生参与课堂学习。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中考说明文阅读信息筛选类的题型、设题角度和干扰项类型。
2.过程与方法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答题习惯,掌握说明文阅读信息筛选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和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激发学生对说明文阅读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课前笔者把2015年中山市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摸底测试题发给学生训练,其中第1、2题涉及考纲:“阅读科技、社科、新闻作品,筛选信息,概括要点”。从测试结果后,这两道题目各班得分率差异较大,具体如下表:
三(4) 三(5) 三(6) 三(7)
第1、2题全部正确学生人数 16 14 12 22
第1、2题全部错误学生人数 9 11 17 5
有圈点勾画习惯的学生人数 15 12 11 26
被试4个班186名学生,有64人得到满分6分,占34.4%;有42人两题全错得0分,占22.58%。从摸底测试题的得分发现:学生原来具有的知识、技能、态度处于一个中等偏下水平。
再细心分析,不同班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从被试4个班中两题全对的学生人数这一项来看,最多的班级比最少的班级多一倍。同时,笔者发现,两题全对的学生人数与有圈点勾画习惯的学生人数成正比。由此可见,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答题习惯对一个学生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从问卷调查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是“一读而过,提笔就做,一做就错”,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答题习惯。52%学生没有养成圈点勾画的习惯,并认为这一习惯并不重要。34%学生知道一些信息筛选的方法但不全面,23%学生因为粗心审错题而选择了相反的答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