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820字)
语言表达·扩展语句
江苏新沂棋盘中学sangaipo
教学内容:总结“语句的扩展”题形特点、命题趋势及解题策略
教学重难点:语句的扩展方法及解题策略
教学方法:讲练总结法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导入
“扩展”,顾名思又。就是扩大,向外伸展。对于语句来说.就是把抽象的语句根据规定的情境,按自己的理解,对它进行二度创作,把抽象的内容加以阐发.使其具体、形象。
二、扩展语句的基本方法
例1.(2000年全国)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歌声”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个字。
情景一:毕业典礼上 同学们 歌声
情景二:考试前夕 我 歌声
解析:根据题目要求以“歌声”为重点,可知扩展的两个情景都必须在描述歌声上下功夫,展开合理的想象,同时注意保持句子通畅,合乎情理,语言运用尽量满足情景的潜在要求——通过歌声来表达“我”和“同学们”在“考试前夕”和“毕业典礼上”两种不同情景中的不同心理。
有学生这样扩展:
情景一: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即将毕业的同学们聚集一堂,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依恋。这时,不知谁唱起了《难忘今宵》,歌声很快传遍整个礼堂。
情景二:考试就要进行了,为了放松自己紧张的心情,我便在学累了之后,轻轻哼唱一首优美的歌曲,这样我就觉得心情格外舒畅。
这两段话乍看写得不错,情景、语言都可以,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它们不符合要求,即重点不突出。题目要求以“歌声”为重点,就是要重点描绘不同情境中歌声的特点。情景一中对天气的描写,对同学们脸上表情的刻画都没有必要,而对歌声的描写仅有一句,这样处理,显然没有抓住重点。情景二中整个语段直接描写歌声的句子几乎没有,因为哼唱优美歌曲并不是“歌声”,下一句的心情也不是直接下来写“歌声”。
总结一:定位填补。即根据题干所给的内容,确定句式模型,排好句内主要成分位置,填补其他次要成分的一种方法。
例2.把杜甫的《漫成一首》中的第一句“江月去人只数尺”扩展成内容丰富的一段文字。
解析:解答此题,可以见“月”进行拆分为“月形”、“月色”、“月光”、“月神”分别描述,然后进行组合:一轮明月倒挂在江中,宛如一只银盘(月形),很白色的光芒如流水一般,静静地写在江面上(月色) 。时而,微风轻拂江水,泛起涟漪丝丝,清波和着银光悠悠飘散,又缓缓聚拢(月光)。那银盘飘忽,好似一嶷睡莲不胜凉风的娇羞。盈盈一水间,即便在眼前,却只能欣赏,不能把玩(月神)。
总结二:拆分组合。是把所给信息按照要求分拆后再加以改造组合,使之完美的一种扩展方法。
例3.(1)请以“窗”为中心,分别写两段话,第一段描绘一个场景,第二段表现某种哲理。(每段不少于40字)(2004年全国春季高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