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小题,约14160字。
2018年柳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试卷
语 文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差使(chāi) 池沼(zhǎo) 分道扬镳(biāo)
B. 翡翠(fěi) 地壳(ké) 酣然入梦(tián)
C. 宁可(nìng) 粗犷(guǎng) 人迹罕至(hǎn)
D. 摩娑(suō) 咀咒(zǔ) 分外妖娆(fèn)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B“壳”应念qiào;“酣”应念hān。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
B. 这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
C. 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D. 我算愁躇起来了:饭是不能不吃的,然而书也太好了。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D“愁躇”应为“踌躇”。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在中考励志大会上,校长那激情四射、惟妙惟肖的演讲让同学们夺取中考胜利的信心更足了。
B. 班主任虽然是个老师,但却是个极细心的人,全班五十个学生的各种信息他都了如指掌。
C. 壮族人民的好儿子黄大年为了祖国快速移动平台探测技术装备研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D. 春日的柳州,和风佛面,细雨如丝,紫荆花含苞欲放,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成语使用不恰当。惟妙惟肖:模仿或描写得非常美妙、非常逼真。不能用来修饰“演讲”。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词语使用的语境。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在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上,几个单位先进人物的事迹报告虽然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却让与会人员为之动容。
B. 岁月如歌,班主任李老师的音容笑貌在我与其分别二十多年后仍然常常在我耳边回响。
C. 通过改善交通条件,挖掘侗族特色文化,增设旅游景点,使三江县旅游发展再上新台阶。
D. 柳州山清水秀,绿树成荫,繁花似锦,人情如蜜,的确是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好地方。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有歧义。“几个单位先进人物”,既可以理解为“不同单位的几个人物”,也可以理解为“同一个单位的几个先进人物”。B搭配不当。“笑貌”不能与“在耳边回响”搭配。C主语残缺。去掉“通过”或“使”。
5. 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谈到桔梗花,朝鲜族人民对其特别有感情
①我国的很多地方用桔梗花制作腌菜,颇具风味,并深得人们的喜爱。
②在中医的眼里,桔梗花还是一种中药材,其药用价值在《本草纲目》中有详细记载。
③桔梗原产我国,全国各地都有生产。
④桔梗也可以酿酒,制作糕点,种子可榨食用油。
A. ③②①④ B. ①③④② C. ③①④② D. ①②④③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排序题主要看以下三点:1、是否同一。话题是否同一,句式是否同一,意思是否同一。2、是否呼应。整体语段是否呼应,局部前后词语的暗示或句子逻辑关系是否呼应。3、是否协调。整体情境是否协调,局部音节是否协调。此题注意③产地;①用途“腌菜”;④用途“酿酒”、“制作糕点”、“榨食用油”;注意“也可以”这个标志性词语。②用途,制药。①④为食用,②为中医制药。因此选C。
6. 下列有关文学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在《格列佛游记》描述的小人国里,如果重要职位出缺,候补人员就会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