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课件共21张,教案约2710字。

  《祝福》教学设计
  镇海区龙赛中学语文组 张纯瑜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对典型人物的塑造手法。
  2、理解课文批判礼教、批判看客、反思知识分子劣根性三位一体的主旨。
  3、通过《祝福》了解鲁迅其人其文,尤其是鲁迅作品的常见主题。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批判礼教、批判看客、反思知识分子劣根性三位一体的主旨。
  2、通过《祝福》了解鲁迅其人其文,尤其是鲁迅作品的常见主题。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有人说,“不读鲁迅,就无以了解现代中国。”
  关于大先生:
  他善写那种被酷爱温暖的人斥为冷酷的文字,却要钳住黑暗的闸门,“放孩子到光明的地方去”。他为这样三种人写作:替那些寂寞的、为中国的改革而“奔驰的猛士”呐喊,为那些“如我年轻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而作不退走、不悲观、不绝望的诱导,给敌人写作,为使他的“想到自己的不圆满”。
  鲁迅是要穿透“皮肤”的伪饰,剥落出血淋淋的骨肉的“真实”,凝视那历史、文化、生命中最深层次的“真实”。
  那些永远新的旧故事(鲁迅作品介绍)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南腔北调集》、《坟》、《热风》等十五部。
  2、整体感知:
  思考:在这个名为“祝福”的故事里,祝福之夜发生了什么事情?
  明确:在新年的祝福声中,祥林嫂无声地死去。(故事的开头)
  这就像一个悬念迭出的凶案现场,请你来破案。面对一起凶案,我们需要了解的两个最主要的问题是:
  死者是谁——祥林嫂是个什么样的人?
  凶手是谁——谁害死了祥林嫂?
  3、文本探究一:
  围绕整体感知中提出的两个核心问题,思考:
  1)、初来鲁镇的祥林嫂是什么样的?
  模样周整 手脚壮大
  不很爱说话
  食物不论 力气是不惜的
  (安分耐劳)
  口角边渐渐有了笑影
  脸上也白胖了
  (容易满足)
  明确:祥林嫂是个“好女人”。
  2)、从初到鲁镇到二进鲁镇到最后沦为乞丐而亡,祥林嫂经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