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道小题,约10520字。
山西省农业大学附属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得 分
说明:本试题(卷)共8页,满分120分,测试时间120分钟
一、读•书(12分)
1.请将右图中的诗句工整、规范地写在田字格内。(2分)
2.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 ,草色遥看近却无。
(2)不畏浮云遮望眼, 。
(3) ,锦鳞游泳。
(4)策之不以其道,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5) ,夜吟应觉月光寒。
(6)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7)《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最能抒发诗人李白豪放超逸情怀的诗句是:
, 。
(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有着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同思想的句子是: , 。
二、读•思(38分)
(一)(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 】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做香角子。丝丝缠成小粽子,里头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起来,挂在帐钩上。贴五毒。红纸剪成五毒,贴在门槛上。贴符。这符是城隍庙送来的。城隍庙的老道士还是我的寄名干爹,他每年端午节前就派小道士送符来,还有两把小纸扇。符送来了,就贴在堂屋的 ① (门框/门楣)上。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名其妙的道道,这就能避邪吗?喝雄黄酒。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有一个风俗不知别处有不:放黄烟子。黄烟子是大小如北方的麻雷子的炮仗,只是里面灌的不是硝药,而是雄黄。点着后不响,只是冒出一股黄烟,能冒好一会 儿。把点着的黄烟子 ② (丢/放)在橱柜下面,说是可以【 】五毒。小孩子点了黄烟子,常把它的一头抵在板壁上写虎字。写黄烟虎字笔画不能断,所以我们那里的孩子都会写草书的“一笔虎”。还有一个风俗,是端午节的午饭要吃“十二红”, 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十二红里我只记得有炒红苋菜、油爆虾、咸鸭蛋,其余的都记不清,数不出了。也许十二红只是一个名目,不一定真 ③ (攒齐/凑足)十二样。
3.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填入文中两处【 】内词语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系(jì) 粘 熏 苋(jiàn) B、系(xì) 沾 醺 苋(xiàn)
C、系(jì) 沾 熏 苋(xiàn) D、系(xì) 粘 醺 苋(jiàn)
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①—③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①门楣 ②丢 ③凑足 B、①门框 ②丢 ③攒齐
C、①门楣 ②放 ③攒齐 D、①门框 ②放 ③凑足
5.下列诗句中与端午节无关的一项是( )(2分)
A、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B、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C、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D、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6.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着……
B、她常常说:“鞋差分、衣差寸,分分寸寸要留神”。
C、听过相声《卖布头》或《改行》的,都不免会佩服当年那些叫卖者的本事。
D、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