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道小题,约11170字。

  厦门市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质量检测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试题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考生注意: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卡”上。
  监考老师注意:只须收齐、密封“答题卡”,本“试题”让学生带回、保存。
  一、课内古诗文阅读(41分)
  (一)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鲁庄公虔诚祭祀而得不到神灵保佑的原因是“                  ”,但曹刿赞赏鲁庄公能据实情断案,认为这种行为是“                  ”。
  (2)鲍照《拟行路难》中“                    ?                   ”两句情绪由慷慨激昂急转为无可奈何,表现出诗人精神上的极大痛苦。
  (3)李贺《李凭箜篌引》中“                   ,                   ”两句直接描写箜篌乐声的清脆激越、空灵哀婉和悲切凄惨、流丽爽朗。
  (4)苏洵《六国论》中认为齐赵二国虽不赂秦,但齐国因为“                     ”而导致灭国;赵国不能始终坚持抗秦,也为秦所灭,作者感慨“                  ”。
  (5)范仲淹《渔家傲》中“                   ,                   ”两句表达了守边将士既思念故乡又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情感。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4分)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   )
  ①良庖岁更刀,割也 ②浴乎沂,风乎舞雩 ③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④将成家而致汝 ⑤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⑥项羽军壁垓下
  A.①⑤/②⑥/③/④ B.①⑤/②④/③⑥
  C.①⑥/②⑤/③④ D.①⑥/②④/③/⑤
  3.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例句:戍卒叫,函谷举
  A.惟兄嫂是依 B.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C.视为止,行为迟 D.加之以师旅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4~6题。(10分)
  伶官传序
  欧阳修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函梁君臣之首 项王瞋目而叱之
  B.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而心识其所以然
  C.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官知止而神欲行
  D.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5.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第一段从“呜呼”起笔,提出中心论点,并以庄宗得天下又失天下为例,引发对历史的追问和感慨,奠定全文叹惋的感情基调。
  B.第二段以晋王三矢的传说,叙述了庄宗得天下的艰辛过程,与首段的“盛”和“得天下”相照应,为下文的议论做准备。
  C.第三段引《尚书》中的话作答,并顺势引申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点明了庄宗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