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道小题,约8420字。

  2018语文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14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 ,请将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在本试卷及答题卡指定位置。
  3.答案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 积累与运用(20分)
  1.古诗文默写。(10分)
  (1)   ▲   ,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
  (2)不畏浮云遮望眼,   ▲   。         (王安石《登飞来峰》)
  (3)安得广厦千万间,   ▲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   ▲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5)夫战,勇气也。   ▲   ,   ▲   ,   ▲   ,   ▲   ,故克之。(《曹刿论战》)
  (6)《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幽美的句子是:   ▲   ,   ▲   。
  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猝(cù)然        教悔(huì)     咬文嚼(jiáo)字      惟妙惟肖(xiào)
  B.纶(lún)巾     愤懑(mèn)   高屋建瓴(líng)    三顾茅(máo)庐
  C. 花圃(pǔ)        干涸(gù)      锐不可当(dāng)      粗制烂造(làn)
  D.缄(jiān)默    脊(jí)薄    提心吊(diào)胆    险象迭(dié)生
  3.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4分)
  当蓄势已久的第一声闪雷划破早春的夜空,当细润无声的第一场春雨潜入沉睡的大地,悠荡于旷野中的那一阵阵季风便日渐和畅起来,天地之间的浩瀚生机突然勃发,春天也由此拉开了序幕。
  在这个时候,天色如孩童变化无常的脸,或阴阴晴晴,或细雨蒙蒙,水汽的悄然(A)驱散了料峭轻寒,小草为大地铺展了浅浅绿意,一种清新、温润的气息在四周弥漫,让(B)其中的你,感觉浑身通泰甚至有些许迷醉。在某些地区,春的步履姗姗来迟,而且“冻雷惊笋欲抽芽”,地下的植物已被唤醒。这一切无不表明,“春到人间草木知”。
  ⑴ 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2分)
  喧腾   升腾    徘徊   徜徉 
  ⑵ 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2分)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骆驼祥子》作者老舍,祥子本来老实,健壮,坚韧,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到小说结尾却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老舍通过这个人物的变化,无情的批判了不让好人有出路的社会。
  B.陶渊明,东晋诗人,其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陋室铭》等。诗文多描绘自然景色,语言质朴精练,开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新的境界。
  C.《观沧海》作者是曹操,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为宋代郭茂倩所编,《长歌行》《木兰诗》也出自本书。
  D.古人对年龄有不同的称呼,如“加冠”指男子十八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而立”表示三十岁;“不惑”表示四十岁。“社稷”中“社”指土地神,“稷”指谷神,封建君主祭社稷祈求丰年,后来代称国家;“庙堂”是指朝廷;“桑梓”代指家乡。
  二 古诗文阅读(19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5—9题。(16分)
  (甲)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乙)
  潜无履,弘顾左右为之造履。左右请履度,潜便于坐申脚令度焉。弘要之还州,问其所乘,答云:“素有脚疾,向乘蓝舆,亦足自反。”乃令一门生二儿共轝之至州,而言笑赏适,不觉其有羡于华轩也。弘后欲见,辄于林泽间候之。至于酒米乏绝,亦时相赡。
  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又不营生业,家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