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5文档:第一单元+小说 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5文档:第一单元+小说+单元写作导学案+Word版含答案.docx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5文档:第一单元+小说+单元检测试卷(一)+Word版含答案.docx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5文档:第一单元+小说+第1课+Word版含答案.docx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5文档:第一单元+小说+第2课+Word版含答案.docx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5文档:第一单元+小说+第3课+Word版含答案.docx
单元检测试卷(一)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社会治理智能化,就是在网络化和网络空间基础上,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重构社会生产与社会组织彼此关联的形态,使社会治理层次和水平得到提升,使治理过程更加优化、更加科学、更加智慧。要在促进大数据与社会治理深入融合中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我们就必须准确把握“互联网+”时代社会治理创新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并充分应用好大数据资源。
社会治理内嵌于社会结构之中,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治理的对象、主体也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一方面,当前社会治理所服务的对象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具体表现为:社会阶层结构出现新老演化,人口的年龄结构、素质结构和空间分布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动,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专业技能的群体日益扩大,家庭结构呈现规模小型化、类型多样化特征,社会流动性不断增强,跨地区流动已成为常态,越来越多的人口向大城市或中心城镇集聚。特别是思想活跃、利益诉求多样、跨群体触发能力强的新兴社会阶层对创新社会治理提出了很多新课题。另一方面,参与社会治理的主体,也从政府单一主体过渡到一个由政府、非政府组织、公众个体等构成的行动者系统。这些变化迫切需要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也为社会治理智能化创造了良好条件。
智能化意味着精准分析、精准治理、精准服务、精准反馈。各类社会治理主体通过获取、存储、管理、分析等手段,将具有海量规模、快速流转等特征的大数据变成活数据,广泛应用于社会治理领域,更好地服务不同社会群体,将成为政府和社会组织实施精准治理、智能治理的重要法宝。
长期以来,社会治理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风险的不可控性和难以预见性。现代社会处于信息化和网络化复杂交织的图景之中,与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背景相叠加,使现代社会治理呈现出新特征。总的来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是严峻复杂的,表现为短期矛盾和长期矛盾叠加、结构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并存、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特别是我国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较为薄弱等等。以往,政府对经济、社会进行研究的实证数据,主要源于抽样调查数据、局部碎片数据、片面单一数据,有时甚至纯粹基于理论和经验假设,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和模糊性。大数据技术能够通过交叉复现、质量互换、模糊推演等手段有效提升整合各方面数据资源的能力,使政府决策的基础从少量的“样本数据”转变为海量的“全体数据”,为有效处理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提供新的可能性。
(摘编自杨雅厦《应用大数据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口的社会流动性不断增强,主要表现为高学历或高技能人口向大城市或中心城镇集聚。
B.新兴社会阶层对创新社会治理提出了很多新课题,因而他们思想活跃、利益诉求多样。
C.以前,政府是社会治理的单一主体;现在,政府只是参与社会治理的众多主体之一。
D.当前社会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复杂交织,使我国现代社会治理呈现出新的特征。
答案 C
解析 A项“主要表现为高学历或高技能人口向大城市或中心城镇集聚”表述不准确,原文说“社会流动性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口向大城市或中心城镇集聚”,并未说明主要是高学历或高技能人口在流动。B项强加因果关系。D项表述不全面,“使我国现代社会治理呈现出新的特征”的原因,除了“当前社会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复杂交织”以外,还有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时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头简要地说明了实现社会治理智能化的基础、方法和要达到的目标,及其要求。
B.第二段分析了社会结构和社会治理的对象、主体的变化,论述了社会智能化治理的可行性。
C.第三段阐明智能化的精准特点,论述了广泛应用活数据服务社会对智能治理的重要意义。
D.文章最后通过对比论证,论述了大数据技术为社会智能化治理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答案 B
解析 “论述了社会智能化治理的可行性”不准确,主要是论述了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的迫切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目前社会治理还没有达到智能化,是因为现有的网络化和网络空间,不能使社会生产与社会组织彼此关联在一起。
B.只有准确把握“互联网+”时代社会治理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并充分应用好大数据资源,才能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
C.以往,政府对经济、社会进行研究的实证数据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和模糊性,这给解决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带来了障碍。
D.如果能扭转我国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较为薄弱的现状,就有可能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严峻复杂的形势有所好转。
答案 A
解析 “不能使社会生产与社会组织彼此关联在一起”错。原文说“重构社会生产与社会组织彼此关联的形态”,即现有的社会生产与社会组织是彼此关联的,“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只是“重构”。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雕花象牙扇
钱 凯
华灯初上,一辆辆小轿车络绎不绝地驶进古色古香的大院,按序停在绿阴丛中的会议厅前。
在医学界闻名遐迩的外科专家慕容教授的车来得比较晚,悄悄地停在一侧。司机拉开了车门,后坐上的慕容教授以外科专家的习惯,在车内顶灯柔和的光环下又审视了一下请柬的文字,方才款款下车。整个院子笼罩在光辉中,仿若白昼。她抬起头来,幽深的夜空
……
昏庸的政治环境、黑暗的现实生活,是扼杀英雄豪杰的刽子手。本是安分守己、一等一的良民,他奉公守法,忠于朝廷,虽有不满却不敢反抗……可以说,他是最最不应该也不可能反抗的人,即使遭到各种诬蔑、陷害,也多次妥协忍耐,委曲求全。可怜林冲这一位铮铮铁汉,生不逢时,处于乱世,更未遇明主,空有一身好本领,却报国无门,最终被逼上梁山,落草为寇。
也许,我们把他看得太伟大了,也许他并不是一个服服帖帖的被专制者,更不是一个反抗专制的不屈灵魂,他只是一个不满现实的统治而怀念过去的人,由于对过去的念念不忘,对现实的严重不满,因而得了抑郁症,现实老是闹得他六神不安,使他借套子躲避现实生活。一个人借雨鞋和雨伞躲避到他所研究的学问中来逃避现实世界,到底是自身的原因,还是社会的责任?
一个人拥有此生此世的现实世界是不够的,还必须拥有一个诗意的世界,即心中的圣地。沈从文用诗一般的文字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湘西山区的风俗画。《边城》是沈从文美丽而带点伤感的恋乡梦,是沈从文理想的世界,诗意的世界。边城的人民,诗意地生活,诗意地栖居。沈从文以如椽巨笔,为我们绘就了一个如诗如画、如梦如烟、田园牧歌式的美丽的湘西世界。
第1课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一、音正形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单音字
①盘缠( ) ②玷辱( ) ③迤逦( ) ④亲眷( ) ⑤穿梭( )
⑥佑护( ) ⑦洗漱( ) ⑧酒馔( ) ⑨髭须( ) ⑩絮烦( )
⑪彤云( ) ⑫仓廒( )
答案 ①chɑn ②diàn ③lǐ ④juàn ⑤suō ⑥yòu ⑦shù ⑧zhuàn ⑨zī ⑩xù
⑪tónɡ ⑫áo
(2)多音字
①提提防 提倡 ②露露天 露脸
③匙钥匙 汤匙 ④差差使 参差 差错
⑤累连累 劳累 果实累累 ⑥宿宿一夜 星宿 两宿
答案 ①dī/tí ②lù/lòu ③shi/chí ④chāi/cī/chā ⑤lěi/lèi/léi ⑥sù/xiù/xiǔ
2.给下列形似字组词
(1)瑕 暇 (2)漱 嗽
(3)撼 憾 (4)掇 啜
答案 (1)瑕疵/闲暇 (2)漱口/咳嗽 (3)震撼/遗憾 (4)拾掇/啜泣
二、词语积累
1.理解运用
(1)迤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碎琼乱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情理难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理昭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缓慢前行,文中有颠沛流离的意思。
(2)比喻地上的雪。琼,美玉。
(3)比喻从人情和事理两方面都难以容忍、宽恕。
(4)旧称天能主持公理,善恶报应分明。用于劝诫人。
[对点小测] 判断下列加点成语的运用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不想暴雨突至,大片大片的碎琼乱玉正从天而降倾泻下来,满山草木皆已一片亮白。( )
(2)在法治没有成为习惯的年代,“民愤”很容易成为处理某些问题的理由,所谓情理难容,于是也就有了“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法外判决。( )
(3)原来天理昭然,佑护善人义士,因这场大雪,救了林冲的性命。( )
……
第3课 边 城
一、音正形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单音字
①歇憩( ) ②泅水( ) ③抿嘴( )
④粗鄙( ) ⑤唢呐( ) ⑥悖时( )
⑦镂空( ) ⑧角隅( )
答案 ①qì ②qiú ③mǐn ④bǐ ⑤suǒ ⑥bèi ⑦lòu ⑧yú
(2)多音字
①翘翘首 翘尾巴 ②扛扛长凳 力能扛鼎
③吁吁口气 呼吁 ④泊湖泊 停泊
答案 ①qiáo/qiào ②kánɡ/ɡānɡ ③xū/yù ④pō/bó
2.给下列形似字组词
(1)拮 诘 桔 (2)犊 牍 黩
(3)睨 倪 霓 (4)隅 喁 愚
答案 (1)拮据/反诘/桔梗 (2)牛犊/尺牍/黩武 (3)睥睨/端倪/霓虹 (4)向隅而泣/喁喁私语/愚昧
二、词语积累
1.理解运用
(1)怏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平淡无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礼轻仁义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
(2)指事物或诗文平平常常,没有吸引人的地方。
(3)礼物虽然很轻,但情意却很深厚。
[对点小测] 判断下列加点成语的运用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她不喜欢这种平淡无奇的生活,却又无法改变,整个人被折磨得异常憔悴。( )
(2)就是这个冤家,虽然不值得甚钱,是一个北京客人送我的,却不道礼轻仁义重。( )
答案 (1)√ (2)√
2.辨词填空
(1)放纵•放肆
放纵:①纵容;不加约束。②不守规矩;没有礼貌。放肆:(言行)轻率任意,毫无顾忌。
平时他对女儿很________,因此这次他女儿在众人面前如此________,大家也就不奇怪了。
答案 放纵 放肆
(2)粗鄙•粗鲁
二者都有粗俗、没礼貌之意。“粗鄙”指(谈吐、举止等)粗野庸俗,词义重。“粗鲁”指粗暴鲁莽,侧重性格或行为。
这个五大三粗,做事有点________的小伙子,正在那里激动地谈论着那件事,使用了不少________的字眼。
答案 粗鲁 粗鄙
三、名言警句
沈从文名言集锦
1.人生实在是一本书,内容复杂,分量沉重,值得翻到个人所能翻到的最后一页,而且必须慢慢地翻。
2.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
3.热情既使人疯狂糊涂,也使人明澈深思。
4.我用手去触摸你的眼睛,太冷了。倘若你的眼睛这样冷,有个人的心会结成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