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另有教案。
《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
庐丰民族中学 曾传康
※ 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读准下列字音:隘、拈、冀、鄙、忱;理解并运用“漠不关心”“见异思迁”“拈轻怕重”“精益求精”五个成语。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常用方法。
3、学习文中对比的作用。
(二) 能力目标:
1、品味议论文语言概括有力的特点。
2、练习运用记叙、议论两种表达方式。
(三) 情感目标:
学习白求恩同志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所表现出来的思想美、行为美。
※ 教学重点:
弄清议论文中议论与记叙的关系,学习本文采用对比的写法。
※教学难点:
议论文中议论与记叙的关系。
※ 课时安排:2节课
※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师述:2009年10月24日,《中国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了这样一篇头条新闻:哪些外国人最感动中国?(背景音乐起)新闻记载的是一个名为“中国缘•十大国际友人”网络评选活动,历时40天,四百多万中国网民把自己宝贵的一票投给了加拿大医生白求恩大夫,白求恩得票最高,位居首位。那么白求恩大夫为什么能够获得中国网民如此高的赞誉呢?
下面我们来看一则白求恩的有关内容。(屏显白求恩的有关资料)哪位同学给大家读一下?
生读:诺尔曼•白求恩,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1937年“卢沟桥事迹”爆发生,受加拿大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到中国。1939年10月,在涞源县抢救伤员时左手中指被手术刀割破,后给一个外科传染病伤员做手术时受感染,他不顾伤痛,坚决要求去战地进行救护。他说:“你们不要拿我当古董,要拿我当一挺机关枪使用。”随即跟医疗队到了前线。1939后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白求恩大夫逝世一个多月后,毛泽东同志就写了这篇著名的《纪念白求恩》一文,号召全军全党官兵将士都来学习白求恩大夫崇高的精神品质。
师述:今天,我们来读读《纪念白求恩》,也来学习白求恩大夫崇高的精神品质!
二、新课教学:
(一)课前预习
1、简介白求恩生平和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
诺尔曼•白求恩(1890-1939),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受加拿大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到中国、1月间经延安到达晋察冀边区。1939年10月白求恩在涞源摩天岭前线医院医治伤员时,不幸手指感染中毒,由于他坚持工作,肘关节又发生转移性脓疡、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他最后一句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