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题,约12390字。
2018年杭州市高一年级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卷
1.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人学书法有写日课的规矩,视书写为修身养性之道,当下的书法教育则不从本原领悟其精髓(suí),只停留于技法训练。
B. 对榜单上的这本书,读者评点精准:它将考据与想象、理论和批评融于一炉,能看到人性明暗交界处的混沌(dùn)与模糊。
C. 美国在金融危机之后遭遇重创( chuāng),逐渐从制造业大国变成服务型国家,此次发动贸易战其实是一场必然的搏弈。
D. 西夏古城内满目荒凉,流沙下遍布官邸、寺庙和民居的颓垣(yuán)断壁,到处都散落着黑釉、白釉以及钧瓷和龙泉瓷等瓷器的碎片。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字形题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A.精髓(suǐ);B.融于一炉——熔于一炉;C.搏弈——博弈。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演员扮演的角色越能体现普通人的性情,就越能让观众产生代人感,反而越加受人欢迎。
B. 白天采访的热潮已经退去,我想象着妻子儿女熟睡的模样,陷入难耐的冷清和孤独之中。
C. 面对松茸、鱼子酱之类食物我们只有细细品味而非浅尝辄止,方觉不负上天造物之恩。
D. 某些科普言论存在过犹不及的倾向,仿佛为了传播科学,就必须推翻人文学科的大山。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句子中词语使用的正误辨析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所给的语句认真理解词语的意思,选项A“反而”用在句中使用错误,应该用“近而”。选项B“难耐”符合句子的语言环境,使用正确。选项C“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用在此处形容吃东西品味,不符合语言环境。选项D “过犹不及”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不符合句子语言环境。
点睛:正确使用词语的题目,有成语和熟语,有时还考核虚词。实词注意从词语的含义、感情色彩、固定搭配、程度的轻重、运用的范围等角度区分,成语注意从望文生义、对象错配、褒贬误用、语法搭配、似是而非的角度分析,虚词注意分析连接的句子之间的关系和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是否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