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60字)
《声 声 慢》教案
李清照
教学目标:通过词句品读和场景再现,体味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李清照在词中表达出的“愁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初中我们学过李清照写的词《如梦令》,哪个同学悲伤一次?这首词写的是夏日郊游误入藕花深处的事情,基调是欢快的。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她的《声声慢》基调又是怎样的?听一次配乐朗诵。幻灯1
感觉怎么样?表达的情感与《如梦令》有什么不同?这首词充满着满腔的悲戚之情。
二、作者介绍:幻灯2
李清照,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出东济南人、宋代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之一。父亲李格非是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专家,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侵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闺中的生活情趣和大自然风光,风格清新明丽。后期多反映战乱痛苦的生活,风格沉郁凄怆。《声声慢》是她在遭受国破、家亡、夫死、半生收藏的金石丢失殆尽,尝遍颠沛流离的苦痛后所作,是李清照后期作品中的代表作。
三、再听朗诵,自由朗诵,体会作者的伤痛情感
四、赏析
(一)思考:这首词主旨句是什么?
明确:“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①用反问句式,意味绵长,感慨深沉,一唱三叹,发人共鸣。突出“愁”之深之重,它融合了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而显得格外厚重。②全词除结句一语道破外,都没有直接说愁,而是从刻画冷清萧索的环境来烘托凄惨悲切的心境。无论忽寒忽暖容易致病的天气,还是淡薄的酒、入夜猛起的秋风、天上的过雁、滿地的黄花,以及窗外的梧桐和黄昏的细雨,无一不是生愁助愁牵愁的景物,都是触处成愁,成了愁的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