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题,约14060字。
三明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学段考语文试卷
课内基础
1. 全是古今异义词的一组是
①今之众人 ②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③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 ④五十者可以衣帛也 ⑤用心一也 ⑥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⑦小学而大遗 ⑧蚓无爪牙之利
A. ①②③④⑧ B. ①③④⑥⑦ C. ①③⑤⑦⑧ D. ②④⑤⑥⑧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今异义词。“众人”,古义:一般人;今义:很多人。“山东”,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用心”,古义:有勤奋用功的意思;今义:勤勉用功,集中注意力。“小学”,古义:小的方面;今义: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爪牙”,古义:爪子牙齿;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
2.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 寡人之于国也 于其身也
C. 其闻道也先乎吾 其皆出于此乎
D. 尊贤而重士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于文言虚词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解答此题时,需要逐项分析。A项,“之”,助词,的;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于”,介词,对于。C项,“乎”,介词,比;语气词,不译。D项,“而”,连词,表示并列关系;连词,表示承接关系。
3. 下列各组特殊句式相同一组的是
A. 不拘于时 为天下笑者
B.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C. 非我也,岁也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也
D. 七十者可以食肉也 申之以孝悌之义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特殊句式。A项,“于”“为”表示被动,被动句。B项,“也”表示判断;“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应为“是于刺人而杀之何异”,状语后置句。C项,“也”表示判断;“于道路”,状语后置句。D项,“也”表示判断;“以孝悌之义”,状语后置句。
4. 下面加点字全是词类活用相同的的一组是
①树之以桑 ②非能水也 ③追亡逐北 ④天下云集响应 ⑤吾师道也 ⑥是故圣益圣 ⑦却诸侯七百余里 ⑧以弱天下之民
A. ①②⑤/③/④/⑥/⑦⑧
B. ① /③/②④⑤/⑧/⑥⑦
C. ①②⑤ /④/③⑥⑧/⑦
D. ①②③/⑦/④/⑤/⑥⑧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词类活用。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词性或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随着词性的改变,这个词又同时具有新的含义。①“树”,名词活用为动词,种植;②“水”,名词活用为动词,游泳;⑤“师”,名词活用为动词,从师学习。③“亡”,动词活用为名词,逃跑的人、逃兵。④“云”,名词作状语,像云一样;⑥“圣”,形容词作名词,译为圣人。⑦“却”,使动用法,使……退却;⑧“弱”,使动用法,使……削弱。综合A项正确。
5. 对下列各项中文化知识的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
B. 庠序,指学校,商代叫序,周代叫庠
C. 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与停顿处,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须停顿的地方为读。
D. 巫医,古代巫医是分开的,巫的职业以祝祷、占卜为主,医是用药物为人治病。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化知识的解说。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D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