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20360字。

  合肥六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分值150分)
  一、古代诗文阅读  (47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烛之武退秦师》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荆轲刺秦王》
  1.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若不阙秦          阙:侵损、削减
  B. 肆其西封          肆:延伸、扩张
  C. 轲自知事不就      就:成功
  D. 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钱币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 行李之往来
  C.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D.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3. 下列句子中的特殊句式现象与其它三句不同的是(
  A.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B. 以其无礼于晋
  C. 嘉为先言于秦王
  D. 使毕使于前
  4. 下列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者称《左氏春秋》,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B. 《战国策》又称《国策》,既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是一部历史散文集,由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
  C. 晋候、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春秋时期有公、候、伯、子男五等爵位。
  D. 郎中作为医生的称呼始自宋代。文中的“郎中”不是作为对医生的称呼,而是一种官职。
  5.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