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道小题,约17450字。
东阳中学2017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高一语文
一、语言基础知识及运用
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读书决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消谴”,倒是要使我们集中心智;不是要用虚假的慰藉(jí)来麻痹我们,使我们对无意义的人生视而不见。
B. 我的故乡没有繁华酥骨的都会,没有静谧(mǐ)侵肌的湖泊,没有悲剧般幽深奇鬼的城堡,没有绿得能融化你所有思绪的大森林。
C. 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pǐ)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D. 脸庞黄皱皱的,头发和胡子是微红和鬈(juǎn)曲的,双颊和嘴角间斜挂着一些整齐的皱纹,话音很单调,喉音很重;因为皮革是一种死板板的物品,本来就有点僵硬和迟钝。
【答案】C
...............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错的一项是( )
A. 不要以为说理就要用许多叠床架屋的概念,用复杂的句式,反复限制、修饰,好像不这样说,说理就不严实。
B. 春天不能抑制,任何力量都不能使鸟儿悄然,不能阻止大野鸽的沸腾,不能滞留美好世界中丰饶的创造,它不可阻挡地振作自己,来到我们身边。
C. 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各有其截然不同的背景、色彩和内涵,不可一视同仁,却都是时代浮沉的侧影,历史浩荡前进中的飞溅的浪花。
D. 那个遮风避雨的实在的家,并不能从心灵深处抹去他无家可归的感觉。 他只能望着江上烟波,在心中体味一派苍凉。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词语(包括成语)能力。题干要求选出“加点的词语使用有错的一项”,A项,叠床架屋:床上搁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复、累赘。符合语境。B项,悄然:寂静。符合语境。C项,一视同仁:原指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同施仁爱。后多表示对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不和语境,应为“一概而论”。D项,苍凉:荒芜悲凉。符合语境。故选C。
3.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一项是( )
A. 郁达夫笔下的“江南冬景” ,高静文文中的“西部落日”,我们读后称赞说:活像。“像”是说写得具体、细致,抓住了事物的特点;“活”是说写出来的东西是活生生的,让人读了觉得有生命似的。
B. 我们看见一只雌鹿——当时我们是这样认为——正在涉过这条急流,它的胸部淹没在白色的水花中。
C. 花草是种费钱的玩艺,可是北平的“草花儿”很便宜,而且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钱而种一院子的花。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省钱省事而且会招来翩翩的蝴蝶。
D.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标点符号运用能力。题干要求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有错一项”,本题考查学生分辨标点符号在引号里面还是外面,要根据引文是否完整,①引文不完整,独立,位于停顿处。此时引号内无点号,引号外有点号;②引文完整,独立,位于停顿处。此时引号内有点号,引号外无点号;③引文不完整,独立,非位于停顿处。这种情况实际上不 存在,因为既然是独立使用,则一定处于句子停顿处;④引文不完整,不独立,位于停顿处。此时引号内无点 号引号外有点号;⑤引文完整,不独立,位于停顿处。此时引号内无点号(问号、叹号保留),引号外有点号;⑥引文不完整,不独立,非位于停顿处。此时引号内、外均无点号;⑦引文完整,不独立,非位于停顿处。此时引号内无点号、问号、叹号保留广引号外无点号。D项,引文的问号应放在双引号内。“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或者“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故选D。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随着“90后”博导杨树走红,越来越多的年轻学者涌人人们视线,他们凭借刻苦钻研,成为学术界的新生力量,彻底颠覆了人们对于大学老师“白发先生”的传统印象。
B. 22日浙江金华东阳市画水镇画溪二村一民房突发火灾,消防战士及时搭建一条生命通道,成功救下了3名妇孺儿童。
C. 今年9月开始推行的“部编本”教材,大大增加了传统文化篇目比重,古文体裁更加多样,编写从古风民歌,到诗词绝句,从两汉论文到明清小品均有收录。
D. 有关部门应坚决取缔达不到最低标准的幼儿园,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幼儿园要求停业整顿,如此,才能避免伤害孩子的事件不再发生。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能力。题干要求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B项,语意重复,“妇孺”中的“孺”即“儿童”之意。C项,句式杂糅,“编写从古风民歌,到诗词绝句,从两汉论文到明清小品均有收录”句式杂糅,删去“编写”。D项,不合逻辑,“避免伤害孩子的事件不再发生”表述不和逻辑,删除“不再发生”之中的“不”。故选A。
5. 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 以父母之遗体行殆 B. 白露横江
C.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D. 哀吾生之须臾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把握文言文实词中古今异义含义能力。题干要求选出“加点词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A项,遗体:古义:赐给(留给)的身体。今义:人死后的身体。B项,白露: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C项,钩心斗角:古义: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今义: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D项,须臾:古义今义都是:片刻之间,刹那之间。故选D。
6. 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方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
A.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 萦青缭白
C. 草行露宿
D. 骊山北构而西折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把握文言文实词中词类活用词活用类型能力。题干要求选出“加点词的词类活用方法不一样的一项”,A项,日:名词作状语,每天;B项,青:形容词作名词,青山;C项,草:名词作状语,在草丛中;D项,西:名词作状语,向西。故选B。
7. 下列句子句式不一样的的一项是( )
A. 凌万顷之茫然 B.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C.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D. 蚓无爪牙之利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判断文言文特殊句式能力。题干要求选出“句子句式不一样的的一项”,A项,“凌万顷之茫然”正确语序为“凌茫然之万顷”,为定语后置句;B项,“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正确语序为“以为凡是州有异态者之山水”,为定语后置句;C项,“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没有特殊句式;D项,“蚓无爪牙之利”正确的语序为“利之蚓无爪牙”,为定语后置句。故选C。
8. 庄子钓于濮水,连楚王派来两位大夫请他担任楚国丞相的邀请他都“持竿不顾”。是什么样的“濮水之钓”具有这样的魅力?请结合具体情景,展开合理想象,进行生动描写。
要求:①要有神态描写、细节描写等;②至少使用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方法;③不少于80字。
【答案】示例 宁静的濮水,缓缓地流淌在苍翠的青山之间;欲滴的青草之上,开满了燃烧似火的野花;垂翠的杨柳,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这是一块绝尘之地。巍巍高山之下,粼粼水波之滨,心如澄澈秋水、身如不系之舟的庄周先生,席地而坐,持竿垂钓。安闲,自在。濮水在波纹中映出了两位衣冠楚楚的风尘大夫。他们身负楚王的重托,欲以高官之位来征拜庄子,庄子却将他们冷落在旁。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此类题,要看清题目要求,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语言表达即可。比如本题,根据“是什么样的‘濮水之钓’具有这样的魅力?请结合具体情景,展开合理想象,进行生动描写。要求:①要有神态描写、细节描写等;②至少使用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方法;③不少于80字。”作答时,既然要表现“濮水之钓”的魅力,那么首先应对濮水周围的环境作出生动的描写,突出环境的宁静;其次,要对人物进行神态描写、细节描写等,表现庄子垂钓的安闲和对世俗事务(功名利禄)的不屑一顾;再次,要注意题干的要求,至少使用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80字。
二、现代文阅读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道德失语症的危害性
向玉乔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