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470个字。
学科 语文 课题 藤野先生 主备人 徐智敏 授课班级 八年一班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绯红、标致、诘责、油光可鉴、深恶痛疾”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掌握课文的脉络结构,学习双线并行的结构方法。
3.理解文章内容,联系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把握文章主旨。
重点 理清文章思路,掌握课文的脉络结构,学习双线并行的结构方法。
难点 理清文章思路,掌握课文的脉络结构,学习双线并行的结构方法。
环节 内容(或知识点) 时间
纵轴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四、教师小结
一、导入新课。
鲁迅一生著述颇丰,但对于自己的老师,他只写过三个人,一个是三味书屋里的寿镜吾先生,一个是留洋学医期间的藤野先生,一个是《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里的章太炎。藤野先生是日本的一位老师,鲁迅最终又没有坚持从事医学事业,为什么还要专门写文章来纪念他呢?我们今天就一起走进鲁迅先生的这篇散文《藤野先生》来寻找一下答案吧。(出示文题、作者)
2、《朝花夕拾》的意思是早晨的花到晚上拾起来,说明这个集子的文章都是回忆性的。《朝花夕拾》收录了鲁迅于1926年2月至11月间写作的十篇回忆性散文。这些散文最初在《莽原》半月刊上发表时,总题为“旧事重提”;1927年5月,编印成书时改题为“朝花夕拾”。这是鲁迅回忆青少年时代生活经历的一组文章。我们前面提到的《风筝》《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都是选自这一本集子。
3、介绍时代背景。
二、初读课文,思考完成:
1、划出文中生字词。注音:
绯红(fēi)芦荟(huì)油光可鉴(jiàn)解剖(pōu)不逊(xùn)芋梗汤(yù ɡěnɡ)匿名(nì)诘责(jié)瞥(piē)烂熳(màn)深恶痛疾(wù)
⑵释义:
绯红:鲜红。诘责:质问并责备。
标致:漂亮。文中是反语,用来讽刺。
油光可鉴:文中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掌故: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传说或故事。文中指学校里发生过的一些事情。
落第:原指科举时代应试不中。文中指考试不及格。不逊:无礼。逊,谦逊。
托辞:借口。
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深恶痛疾:厌恶、痛恨到极点。
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明确:第一部分( 1 - 3 ):写见到藤野先生之前,在东京所见所感。
第二部分( 4 - 35 ):写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和离别。
第三部分(36 - 38 ):写离开仙台后怀念藤野先生的感情和行动。
明确:从结构表中可知全文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的,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组织材料。开头写在东京的所见所感是作者往仙台的缘由,接着写到仙台后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