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0740字。

  第2课 墙上的斑点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在某种意义上,人世间各种其他的责任都是可以分担或转让的,惟有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一丝一毫依靠不了别人。
  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一个人惟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建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之出发,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因为这种爱,所以尽责本身就成了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人们就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相反,我不能想像,一个不爱人生的人怎么会爱他人和爱事业,一个在人生中随波逐流的人怎么会坚定地负起生活中的责任。实际情况往往是,这样的人把尽责不是看作从外面加给他的负担而勉强承受,便是看作纯粹的付出而索求回报。
  所以,我们活在世上,必须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一个人认清了他在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并且在认真地做着这些事情,他就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充实。
  1.记人之善,忘人之过。——晋•陈寿《三国志•蜀书•秦宓传》
  赏读:应该记住别人的好的方面,忘掉别人的过错。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容易记住别人的过错,记住别人对自己不好的地方;而容易忘掉别人的好的方面,忘掉别人对自己的恩德。
  2.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
  赏读:以静来修养自己的身心,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美德。入静则能放松,放松则能思考。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人生活奢侈,挥霍无度,还能谈得上对他人、对社会有什么好处吗?
  一、作家作品
  弗吉尼亚•伍尔芙(1882—1941),英国女作家、批评家,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她出生在伦敦的一个文学世家,父亲是一位著名的批评家、传记家和出版家。父亲的熏陶直接影响着她进行文学创作。她从未上过学,却博览群书,知识渊博。伍尔芙自幼身体虚弱,并有精神病史。1905年以后,她的精神病经常发作,她不胜折磨,于1941年3月在离家不远处投河自尽。
  主要作品:《墙上的斑点》《雅各的房间》《达罗威夫人》《到灯塔去》《海浪》等意识流作品和散文集《普通读者》。
  二、写作背景
  《墙上的斑点》是弗吉尼亚•伍尔芙于1919年发表的第一篇意识流小说,她崇尚内心真实与当时的时代环境有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现实生活,给世界带来巨大的震动,这种震动给人们感觉上造成的印象也是非常强烈的,伍尔芙认为对现实的感受比现实本身更为重要,因此,她特别重视人的内心真实,即人对于客观世界的主观感受,基于这种感受创作了这篇意识流小说。
  三、审美视窗
  细腻的伍尔芙
  伍尔芙惯于做一个快乐的“普通读者”,而不是一位正襟危坐的评论家。她会说自己“首先是出于一种本能”,从阅读中拾取碎片,为自己创造一个不那么严整的构架,描画一个人的肖像,一个时代的速写,乐此不疲并能得到暂时的满足。可是,她也许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