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18-2019版语文鲁人版必修二文档:第二单元+探索科学奥秘
  2018-2019版语文鲁人版必修二文档:第二单元+探索科学奥秘+测评+Word版含答案.doc
  2018-2019版语文鲁人版必修二文档:第二单元+探索科学奥秘+自读文本2短文两篇+Word版含答案.doc
  2018-2019版语文鲁人版必修二文档:第二单元+探索科学奥秘4张衡传+Word版含答案.doc
  2018-2019版语文鲁人版必修二文档:第二单元+探索科学奥秘5论无性造人+Word版含答案.doc

  第二单元测评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在中国传统政治中,周制、尚文、礼乐是一组连续性的概念。人们之所以推崇周制,原因在于它的尚文,即孔子所谓“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而周制之所以被认为是尚文的,原因则在于它在诸多治国方略中选择了礼乐,有一套贯通天道人心的价值体系:首先,就礼乐与人内在精神欲求的关联看,它是“尽精微”的。孔子云:“礼云礼云,玉帛云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就是强调礼乐在人心灵深处的奠基性。其次,就礼乐与天道自然的关系看,它是“致广大”的。《礼记•乐记》云:“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则将礼乐看作了充塞天地、洋溢万物的普通概念。
  那么,在心灵的精微与天地的广大之间,礼乐如何存在?礼分为礼制、礼仪、礼容、礼器等诸多维度,乐则可分为乐德、乐语和乐舞。在礼乐之间,礼为人的行为建立秩序,为了使这种秩序洋溢出生机、活力,要以乐弘礼;乐作为使人性释放的力量,则极易导致人欲的泛滥,所以又要反过来以礼节乐。礼与乐两种相互制衡的力量,共同塑造了一幅和谐社会的理想图景。至孔子时代,诗与乐分离,礼乐并举被进一步具体化为诗、礼、乐三分。个体的成人之路和国家的致太平之路,统一被规划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式的三段论。这样,在由周制、尚文、礼乐、诗礼乐等一系列概念规划的价值体系中,又进一步显现出一种阶梯式的上升之路,即在诗、礼、乐之间,存在着次第性的超越关系,乐境代表了理想政治所能达至的最高境界。
  至此,我们当能总结出一个儒家政治次第上升的价值序列:首先,在礼乐与刑政之间,刑政是现实性的,礼乐是理想性的;其次,在礼乐之间,乐对礼具有超越关系。再次,春秋晚期,虽然诗与乐发生了分离,但在根本意义上,中国上古时期的诗、乐、舞是不分的,它们共同归属于“乐”这个大概念。据此,如果说“乐”代表了中国政治追慕的最高境界,那么理想的政治也必然是被富有乐感的艺术表征的政治。
  从以上分析看,礼乐作为中国传统政治的核心概念,它既具有内在的深邃性和饱满性,又具有外在的弥漫性和上升性。就其深邃性而言,它奠基于人的自然本性,即“人不能不乐”(《荀子•乐论》)。就其饱满性而言,它以诗、礼、乐、舞等艺术方式诉诸人间教化,使现实世界成为一个被诸种艺术元素配置而成的美好世界。就其弥漫性而言,礼乐不仅规范人世,也通达自然,从而使礼的秩序和乐的和谐成为一种贯通天地人神的宇宙精神。就其上升性而言,礼乐在世而超越。按照儒家的三世说,人类社会按照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的顺序进化,其中的“太平世”正是礼乐政治最终实现的时代。据此来看,如果说审美精神构成了中国传统政治的灵魂,那么诗、礼、乐、舞等则是它的践履和展开形式。
  (选自刘成纪《中国美学与传统国家政治》,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礼乐有一套贯通天道人心的价值体系,它关照到了人的精细微妙的精神欲求,也关照到了自然万物的广博深厚的境界。
  B.周制、尚文、礼乐、诗礼乐呈现次第性超越关系,礼境高于诗境,乐境高于礼境,乐境代表理想政治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C.没有礼,则易导致人欲的泛滥;没有乐,则易导致社会缺少活力;礼和乐密不可分,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社会的理想图景。
  D.礼乐基于人性,通过诗、礼、乐、舞等艺术方式使现实世界成为美好世界,也使礼的秩序和乐的和谐成为一种宇宙精神。
  解析:原文说是“诗、礼、乐之间,存在着次第性的超越关系”,并非“周制、尚文、礼乐、诗礼乐存在着次第性的超越关系”。
  答案:B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诗与乐原本是合为一体的,至孔子时代,礼与乐分离为诗、礼、乐,这使得人的成人之路和国家的致太平之路同步进行。
  B.礼分为礼制、礼仪、礼容、礼器等诸多维度,乐则可分为乐德、乐语和乐舞;礼注重秩序,乐注重活力,礼乐互相制约。
  C.礼乐充盈于人的心灵深处,反映了人的自然本性,礼乐也与天地万物和谐同在,共同构建了世界的生动有节制的秩序。
  D.上古时期的“乐”包括了诗、乐、舞,它超越了礼,如果它代表了中国政治追慕的最高境界,则理想的政治具有艺术的表征。
  解析:原文第二段说个体的成人之路和国家的致太平之路,是统一被规划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三个路径,但并未说个人的成人之路和国家之路是同步进行的。
  ……
  5 论无性造人
  课时作业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汛期到来之前,湖区人民要未雨绸缪,加固大堤,准备各种防汛物资。
  B.更难想象,一个人那新的、自行生育的自我,不过是一个绝对茕茕孑立、举目无亲的孤儿。
  C.他急于办出国的护照,病急乱投医,结果上当受骗,护照没办到,还被骗去了一万多元钱。
  D.他鲁莽草率,刚愎自用,走到哪里哪里就被他闹得一团糟,真可谓“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解析:D项,“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指出类拔萃的人或物,与语境不符。
  答案:D
  2.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武汉作家方方感叹,当下的知识分子正在逐渐堕落;不少知识分子都缺少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而无时无刻都在关注着个人的利益。
  B.澳大利亚、美国和加拿大是中国经济犯外逃最多的三个国家,澳大利亚联邦警察局将与中国警方联手查没中国贪官在澳的非法资产,这是双方史无前例的一次合作。
  C.他对最近出版的这本书评价很高,书中讲述的是新中国成立前一年的冬天发生在江城的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他说很少看到这样深刻的情感悲剧。
  D.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是人类认识自然过程中一次质的飞跃,今天,它已成为原子能科学、宇宙航行等科学的理论基础。
  解析:A项,不合逻辑,“无时无刻都”应改为“无时无刻不”。C项,“新中国成立前一年的冬天”有歧义。D项,中途易撤,“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应为“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
  答案:B
  3.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但在此之后,你不得不等待他的胚胎长大,然后还要再等至少40年。
  ②这一试验所需的时间只是问题之一,可这一个问题就大得可怕。
  ③你必须逮住并说服他摘下一个细胞。
  ④试想,你要克隆一个不同凡响、成绩辉煌的外交家,好让他照管遥远未来的中东问题。
  ⑤这也许不难办到。
  ⑥在此期间,你得保证,所有的观察者耐住性子,在他前途未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