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各地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山东省各地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01积累与运用20180808443.doc
山东省各地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02诗歌赏析20180808444.doc
山东省各地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03文言文阅读20180808445.doc
山东省各地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04记叙文阅读20180808446.doc
山东省各地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05说明文阅读20180808447.doc
山东省各地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06议论文阅读20180808448.doc
山东省各地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07写作20180808449.doc
01积累与运用
济宁
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天边的云层缓缓分开,仿佛在为谁让道。渐渐地有红霞渗透出来,整个芦苇荡(盖上/染上)一层淡红色,屏息凝神看去,芦苇荡的边际似乎开始燥动,不远处冒出几个小点,小点越来越大,定睛一看,①_____!它们如晨曦中报晓的使者,欢腾着飞向人群,(盘旋/徘徊)在空中,人群中不时传出阵阵喝彩声。这些水鸟一会儿俯身向下,②_____,亲昵地送去晨光的问侯;一会儿拍翅向上,③_____,似乎在等待日出的刹那。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B
A.渗(shèn)透 燥动 B.屏(bǐng)息 欢腾
C.亲昵(ní) 晨曦 D.刹(shà)那 问侯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D
A.染上 徘徊 B.盖上 徘徊 C.盖上 盘旋 D.染上 盘旋
(3)在文中三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A.居然是雪白色的水鸟 轻轻掠过水面 飞到芦苇荡尖
B.水鸟居然是雪白色的 轻轻掠过水面 飞到芦苇荡尖
C.居然是雪白色的水鸟 飞到芦苇荡尖 轻轻掠过水面
D.水鸟居然是雪白色的 飞到芦苇荡尖 轻轻掠过水面
【分析】第一题考查字音字形。第二题考查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第三题考查语言的简明、连贯。
【解答】(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燥动”应为“躁动”;
B.正确;
C.“亲昵”应为qīn nì;
D.″刹(shà)那″应为“chà那”
故选:B。
(2)本题考查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盖上”是用东西遮蔽;“染上”把东西放在颜料里使着色。芦苇荡上着了一层淡红色,应用“染上”。“盘旋”指沿着螺旋轨道运动;旋绕飞行;“徘徊”指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这里写水鸟,应用“盘旋”。故选:D。
(3)此题考查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解答此题,要通读全句段,理解大意,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辨析作答。第一空格出要突显出“惊讶”的意思,“居然”一词衔接02诗歌赏析
济宁
5.(4分)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窘况为许衡州①赋
郑燮
半缺柴门叩不开,石棱砖縫好苍苔。
地偏竹径清于水,雨冷诗情瘦似梅。
山茗未赊将菊代,学钱无措唤儿回。
塾师②亦复多情思,破点经书手送来。
【注】①许衡州:郑燮之友,生活困窘。②塾师:指郑燮。
(1)分析诗中“竹”“梅”“菊”等意象的作用。
(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分析】本诗通过对朋友许衡州生活环境的描写,写出了朋友生活的清贫困顿,但朋友却志向高洁,诗中借“竹”“梅”“菊”等意象,赞颂了许衡州在困境中始终保持着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诗歌意向及其作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准确把握描写的景物,分析其作用。“竹径”“瘦似梅”以及“以菊代茶”写出了许衡州生活的困窘,同时“竹”“梅”“菊”等意象又代表着高洁的情操。
(2)本题考查理解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的能力。做此题要在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诗人感情。尾联写出自己亲自给“学钱无措”的朋友送书来,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体贴之情。
答案:
07写作
济宁
五、写作(共40分)
10.(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推心置腹的谈话就是心灵的展示。
﹣﹣温•卡维林
耳朵是通向心灵的路。
﹣﹣伏尔泰
读了上面两句话,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结合你的经历和体验,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文体特征鲜明;
(3)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分析】【审题立意】这是一材料作文,题目中给出的材料是两句名言,第一则表现谈话的重要性,谈话是人与人交流的一种方式,所以这句话可理解为表现了交流的重要。第二句话提到了“耳朵“。可以引申出倾听,所以这一则名言表现了倾听的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用语言来与他人交流,展现自己的心灵。同时,我们还需要倾听,倾听他人的心声,去领会他人的心灵之美,以此立意构思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