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共37张,文字材料约7070+530字。
8 小狗包弟
课后篇巩固提升
随堂演练
一、课内精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1966年8月下旬红卫兵开始上街抄“四旧”的时候,包弟变成了我们家的一个大“包袱”,晚上附近的小孩时常打门大喊大嚷,说是要杀小狗。听见包弟尖声吠叫,我就胆战心惊,害怕这种叫声会把抄“四旧”的红卫兵引到我家里来。
当时我已经处于半靠边的状态,傍晚我们在院子里乘凉,孩子们都劝我把包弟送走,我请我的大妹妹设法。可是在这时节谁愿意接受这样的礼物呢?据说只好送给医院由科研人员拿来做实验用,我们不愿意。以前看见包弟作揖,我就想笑,这些天我在机关学习后回家,包弟向我作揖讨东西吃,我却暗暗地流泪。
形势越来越紧。我们隔壁住着一位年老的工商业者,原先是某工厂的老板,住屋是他自己修建的,同我的院子只隔了一道竹篱。有人到他家去抄“四旧”了。隔壁人家的一动一静,我们听得清清楚楚,从篱笆缝里也看得见一些情况。这个晚上,附近小孩几次打门捉小狗,幸而包弟不曾出来乱叫,也没有给捉了去。这是我六十多年来第一次看见抄家,人们拿着东西进进出出,一些人在大声叱骂,有人摔破坛坛罐罐。这情景实在可怕。十多天来我就睡不好觉,这一夜我想得更多,同萧珊谈起包弟的事情,我们最后决定把包弟送到医院去,交给我的大妹妹去办。
包弟送走后,我下班回家,听不见狗叫声,看不见包弟向我作揖、跟着我进屋,我反而感到轻松,真有一种甩掉包袱的感觉。但是在我吞了两片眠尔通、上床许久还不能入睡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包弟,想来想去,我又觉得我不但不曾甩掉什么,反而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在我眼前出现的不是摇头摆尾、连连作揖的小狗,而是躺在解剖桌上给割开肚皮的包弟。我再往下想,不仅是小狗包弟,连我自己也在受解剖。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我就这样可耻地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苦难生活。一方面责备自己,另一方面又想保全自己,不要让一家人跟自己一起堕入地狱。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没有死在解剖桌上,倒是我的幸运……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节选部分叙述了包弟被送到医院作解剖实验品的过程,显示了“文革”到来时令人恐惧的社会现实。
B.隔壁年老的工商业者的遭遇让“我”胆战心惊,“我”担心包弟的叫声会给“我”家带来麻烦,不得已送走包弟。
C.“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的“终于”一词,显示了在这场浩劫中,“我”与包弟一样,无法躲避摧残。
D.节选部分有记叙,有议论,有抒情,一切都自然而然,记叙不露感情,议论深刻尖锐,抒情毫不做作。
解析D项,节选部分没有“深刻尖锐”的议论,主要是记叙和抒情。
答案D
2.作者“有一种甩掉包袱的感觉”,可是又说“反而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是因为什么?
解析在这两句话中,两次出现的“包袱”是理解的关键,前一个指包弟,而后一个是愧疚自责之情。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虽然丢掉了包弟,但“我”却受到良心的谴责,
……
8、小狗包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仔细揣摩质朴的语言中传达的真挚深沉的情感。
2、分析语言的特点,体味“言浅意深”的艺术效果。
过程与方法
1、探究与活动,挖掘作品深层次的内涵。
2、思维训练,帮助学生确立阅读文学作品时体会与感悟的思想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特定历史时期人性扭曲的状况,感受作者忏悔的勇气、气度与真挚而深沉的情感,提升自我的人生境界。
【教学重点】
领悟作者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自我解剖、深刻反省及对“文革”的批判。
【教学时间】
安排一个课时
【问题思路】
一、自主学习
仔细阅读课文,思考:
1、作家在介绍包弟的来历和描写人与狗之间的相处时,突出了包弟的什么特点?
2、作家为何要突出小狗包弟的这些特点?
二、合作探究
1、对于作家为了自保,而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我们该如何看?(适当补充文革的时代背景)
2、既然课文是写小狗包弟的,那么开篇写一位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有什么意义?
3、请结合现实谈谈,巴金的忏悔有什么意义?
三、作业设计
学了这篇文章我们的心灵都受到了震撼。你们访问过祖辈过去的事情,你们也目睹过今天发生的事情,你肯定或感动过、或气愤过、或思考过,那么从中你发现过什么深刻的东西?借鉴本文,把你的感受、你的发现在课后写出来吧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