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710个字。

  语文第一课
  教学目标:
  1.师生之间相互了解,形成合作意识,共同构建稳定、高效的语文学习系统。
  2.初步明确怎样才能学好语文,培养学语文的兴趣,掌握并运用初中语文学习的方法。
  3.明确本学期的学习任务,按计划完成学习内容。
  教学重点:
  1.介绍初中语文教材的特点及与小学语文的异同。
  2.掌握并运用初中语文学习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今天我们相识
  欢迎同学们来到莘亭中学,初中的语文学习,由我和大家一起开始,也许你会有些不适应,这是难免的,也很正常。我希望我们互相坦诚相待,尽快适应初中生活,适应彼此,师生一起努力,加强合作,共建美丽富饶又博大精深的语文世界。合作需要了解,了解需要介绍,下面我们三言两语说说自己。
  二、交流语文学习方法
  首先初中语文与小学语文比较,同学们能说说有什么变化吗?
  难度加深了,容量变大了,要求不同了,学习的方法也得跟着有所变化。
  教师介绍初中语文学习要求:
  (一)学习语文必须具有的素养之一——要有“死记硬背”之功。
  1.强化“死记硬背”的训练,是语文教学走向成功的先决条件。因为:
  (1)“一切知识都不过是记忆”(培根)
  (2)“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3)“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2.青少年处于记忆力最旺盛时期,有很大的记忆空间。
  据研究测定,一个人的记忆储存信息量高达10⑿--10⒅比特(信息单位)。它是数字计算机的100万倍,相当于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书的50倍。
  3.记忆背诵过程是一个知识的不断积累过程,也是思维训练和感悟陶冶的过程。文本的脉理,文本的情怀,不可抗拒的涌入读者的大脑,成为阅读者内在的东西。
  4.把背诵与理解结合起来。
  不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否则,结果往往是“皮带没眼——记不住”。
  (二)学习语文必须具有的素养之二——要有“质疑问难”之心。
  1. 敢于质疑敢于问难的精神,其实是学生求实创新精神的一种体现。因为有疑问才会有创新,创新是对过去的遗忘,是对现在的不满,是对未来的憧憬。没有创新精神,人的心灵就“如同一沟绝望的死水,春风吹不起半点沦漪”。
  2 .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大胆的提出疑问,才能深入领会所学内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