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1单元单元测试
2018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1单元单元测试 .doc
2018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2单元单元测试.doc
2018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检测.doc
2018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检测1.doc
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试题含答案 .doc
2018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试题含答案.doc
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典诗歌的现代传承
杨景龙
综观20世纪中国新诗,从创作实践到理论批评,从语言形式、表现手法到观念题旨、艺术精神,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诸多优良传统。不过,这种继承不是亦步亦趋的墨守成规的仿效,而是在横向移植的外来参照之下的现代创造性转化。
胡适的《尝试集》作为白话新诗的发轫,其秉承古典诗歌的遗传基因即至为明显,胡适自己就承认,他的新诗“实在不过是一些刷洗过的旧诗”。胡适之后,白话诗人的创作或强或弱、或显或隐、或多或少,都无法完全逃离古典诗歌传统的一脉血缘。
古今诗歌意象、诗句之间,像戴望舒名篇《雨巷》的中心意象“丁香”,即来自李璟《浣溪沙》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卞之琳就说《雨巷》“读起来好像旧诗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白话版”。余光中《碧潭》有句“如果舴艋舟再舴艋些/我的忧伤就灭顶”,活用李清照《武陵春》词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古今诗歌作 品之间,郑愁予名篇《错误》的艺术构思,显然借鉴了苏轼《蝶恋花》下片中的无焦点冲突和戏剧化情境;舒婷名篇《船》 表现的咫尺天涯的永恒阻隔,与《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同一机杼。
古今诗人之间,像郭沫若诗歌的豪情气势与李白诗歌,艾青诗歌的深沉悲郁与杜甫诗歌,戴望舒、何其芳诗歌的辞色情调与晚唐温李诗词,卞之琳诗歌的炼字琢句与南宋姜吴雅词等;古今诗体之间,像胡适之体的浅白与元白体的浅俗,俞平伯、严阵、流沙河诗歌的语言节奏与古代词曲句式,郭小川的新辞赋体诗歌与古代辞赋歌行,白话小诗的体式与古代绝句小令等;古今诗歌流派之间,像新边塞诗的激昂豪迈、地域特色与盛唐边塞诗的激情悲壮、异域风光等;古今诗歌主题之间,像社会政治主题,爱国主题,爱情主题,时间生命主题,历史主题,自然主题,乡愁主题等;古今诗歌形式手法之间,像 构句分节押韵,意象化,比兴象征,构思立意,意境营造与氛围渲染,叙事性和戏剧化,互文与用典等;其间均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开展扎实有效的古今诗歌传承研究工作,有利于古代诗歌研究者扩大视野,完善知识结构,形成关于中国诗歌史发展演变的整体观,理清20世纪新诗的诗学背景和诗艺渊源,从而对古典诗歌的现代价值和现代新诗的艺术成就,作出较为准确的评估;并以辉煌灿烂的古典诗艺为参照,剖析新诗艺术的利弊得失,提升新诗的艺术水准;促使古典诗艺的现代性转化;它还有望在中国诗学领域拓展出一片边缘交叉的新垦地,形成一个新的分支学科;而在广泛的意义上,它更有益于培 养现代学人丰富的审美趣味、弘通的历史视野和对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能力。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根据文意,下列不能证明“古今诗歌意象、诗句之间”的关系的一项是( )
A.舒婷《春夜》中的名句“我愿是那顺帆的风/伴你浪迹四方”,与宋代张先《江南柳》词句“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可说是活脱相似。
B.李瑛的《谒托马斯•曼墓》中的“细雨刚停,细雨刚停/雨水打湿了墓地的钟声”,很容易让人想起杜甫《船下夔州郭宿》中的诗句“晨钟云外湿”。
C.洛夫做过将古诗句“加工改造”的实验,他曾把李贺的“石破天惊逗秋雨”一句改写为“石破/天惊/秋雨吓得骤然凝在半空 ”。
D.台湾诗人席慕蓉在她的《悲喜剧》一诗中写“白苹洲”上的等待与相逢,其实是对温庭筠《梦江南》词意的翻新与主题的掘进。
2.下列对“古今诗歌传承研究工作”的意义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能够扩大古诗研究者的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整体把握中国诗歌史发展演变。
B.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估古典诗歌的现代价值和现代新诗的艺术成就。
C.能够拓展中国新诗的领域,进而形成边缘交叉的、新的分支学科。
D .能够丰富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和历史视野,同时对古典诗艺进行创造性转化。
3.下列分析与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中国新诗在继承古诗优良传统的同时,横向移植外来作品,并对外来作品进行现代创造性转化。
B.白话新诗从一开始出现,就秉承了古典诗歌的遗传基因。《尝试集》的作者胡适对此给予了肯定。
C.古今诗歌无论是在作品之间还是诗歌 体裁之间,以及在诗人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D.小到意象、诗句,大到诗人、流派、主题、手法,都可以寻找到古今之间施受传承的脉络和痕迹。
答案:1.D 解析:A、B、C三项说的都是“古今诗歌意象、诗句之间”的关系,D项说的是古今诗歌作品之间的关系。
2.B 解析:A项,原文说“形成关于中国诗歌史发展演变的整体观”;C项,原文说“有望在中国诗学领域拓展出一片边缘交叉的新垦地,形成一个新的分支学科”;D项,原文说“有益于培养现代学人丰富的审美趣味”以及“对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
3.A 解析:原文第一段说“这种继承……而是在横向移植的 外来参照之下的现代创造性转化”,不是“对外来作品进行现代创造性转化”。B项是对第二段第一句话的正确改写;C项是对第四、五段相关内容的正确转述或概括;D项是对第三至五段内容的正确概括。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
唯灵魂不可征服 ◎徐剑梅
纳尔逊•曼德拉,是领导废除种族隔离制度的南非国父,名满天下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在我们这个众声喧哗的时代受到最高程度和最大规模集体敬仰的人物。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检测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格1分)
(1)怅寥廓,______________ ,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书生意气,_____________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_____________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3)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_____________ 。(徐志摩《再别康桥》)
(4)撑着油纸伞,_____________ ,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 _____________ 结着愁怨的姑娘。(戴望舒《雨巷》)
2.规律的发现总是从梳理探究中得来,请仔细观察下面的汉字,然后根据字义和字形的关系,说说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3分)
拗 拥 驽 痘 绑 抢 扬 痱 织 抓 择 腿 扶 脸 肺 纺 缚 拍 缝 结 绷 病 驾
3.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1)下面这副对联有一处对得不够工整,请加以修改。(2分)
栏干槽净六畜兴旺,肥多水足稻麦丰登。
_____________ 改为_____________
(2)下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对出它的下联(平仄不论)。(2分)
上联:读书须眼界开阔
下联: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人类是自然万物的一种,自然界到处是人类的弟兄。人在接触自然的过程中,由于相互间有某种联系,常常会产生一定的感悟和联想。看到流逝的江水,①会释放被压抑的情感;看到再生的小草,②会想到生命力的强悍;在寂静的山林里,③会平息烦zào( )的心情;面对暴风雨,④会想到时光的一去不返。单是一个秋天,就会带给人许多不同的感受。它的萧sè( ),会带来寂寞和感伤;它的成熟,会带来喜悦和满足;它的悄然而至,会使人联想到生命的代序。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烦zào( ) 萧sè( )
(2)文中划线的句子有一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指出并改正。(2分)
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3)文中划线的句子在照应上存 在不当,请作调整。(2分)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对调(只填序号)
5.下面是一幅题为《呵护》的漫画,请写出这幅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概括其寓意。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6分)
二、阅读与鉴赏(35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海
臧克家
从碧澄澄的天空,
看到了你的颜色;
从一阵阵的清风,
嗅到了你的气息;
摸着潮湿的衣角,
触到了你的体温;
深夜醒来,
耳边传来了你有力的呼吸。
6.在你看来,《海》一诗的形式美体现在建筑美、绘画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