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题,约19190字。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终学生素质调研测试
高二语文I试题
1.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华民族创造了 的灿烂文化,而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始终 地影响 着华夏儿女的思想和行方式。 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中华儿女的共同职责。
A. 独树一帜 耳濡目染 宣扬 B. 独树一帜 潜移默化 弘扬
C. 别出心裁 耳濡目染 弘扬 D. 别出心裁 潜移默化 宣扬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独树一帜:比喻与众不同,自成一家。别出心裁:意思是表示与众不同的新观念或办法,用来形容诗文、美术、建筑等的构思设想独具一格,与众不同。文段中说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用“独树一帜”恰当。耳濡目染:形容听得多了,见得多了,自然而然受到影响。潜移默化:意思是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文段中说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用“潜移默化”恰当。宣扬:广泛宣传,使大家知道;传布。弘扬:发扬光大。文段中说的是使中华文化发扬光大,用“弘扬”更恰当。
点睛: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的能力。辨析近义词的基本原则是同中求异,具体方法:从色彩方面辨析,包括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两方面;从词的意义方面辨析,包括词义的范围大小、词义的侧重点、词义的轻重、词义的具体与概括等方面;从运用上辨析,包括习惯搭配、词性和句法功能、适用的对象等。
2.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
A.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B.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C.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D. 铁衣远成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项,诗句的意思是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不腰带武器去收取关山五十州呢?“带吴钩”运用了借代的手法,指从军的行动。B项,诗句意思是世事渺茫自我的命运怎能预料,只有黯然的春愁让我孤枕难眠。没有使用借代手法。C项,诗句意思是只依凭画图识别昭君的容颜,月夜里环佩叮当是昭君归魂。“环珮”运用了借代的手法,代指昭君。D项,诗句的意思是身战士身穿铁甲守卫边疆辛勤已长久,在家的妻子应在离别之后思念丈夫而啼哭。“铁衣”,代指士兵。“玉箸”,玉做的筷子,指代指兵士的妻子。故此题答案应为B项。
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斑马与老虎的斑纹相近—— , , , , , ,甚至伪造上面的破损和虫斑。
①这种现象在昆虫世界里更为普遍 ②不知道谁抄袭着谁
③昆虫身怀非凡的拟态本领 ④伪装成枯叶、竹节或花朵
⑤逃亡者与捕猎者的谋划一致 ⑥把生存环境以极其精湛的写实笔法复述出来
A. ①⑤②③④⑥ B. ①⑤②③⑥④ C. ②⑤①③④⑥ D. ⑤②①③⑥④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⑤“逃亡者与捕猎者”照应上文“斑马与老虎”,应排在首位;②“抄袭”与⑤“谋划一致”相呼应,应排在⑤后;①“这种现象”指斑马与老虎斑纹一致的现象,由动物转向昆虫,③继续说“昆虫”,由此可确定②①③的顺序;④是对⑥的具体举例说明,因此⑥④应排在一起。可知答案应为D项。
点睛:本题以排序的形式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注意把握所给文段的基本内容,将所给需要排序的句子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检查确定。
4. 下列诗句与传统节日,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②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儿万条。
③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④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A. ①寒食②中秋③端午④重阳 B. ①除夕②七夕③端午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