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7380字。
宜昌市第一中学2018年春季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丘吉尔有一句名言:“民主是最坏的制度,但其他已尝试的制度更坏。”在西方的文化背景中,情况可能如此。许多中国人将这句名言意译为“民主是最不坏的制度”,也就是中国伟大战略家孙子所说的“下下策”,它至少可以保证不合适的领导人出局。
在许多西方国家里,多党民主制度早已演变成一种“游戏民主”,即把民主等同于竞选,把竞选等同于政治营销,把政治营销等同于拼金钱、拼资源、拼公关、拼谋略、拼形象、拼演艺表演;政客所做的承诺无需兑现,只要有助于打胜选战就行。这种没有“选贤任能”理念的“游戏民主”所产生的领导人能说会道者居多,能干者极少。
中国已经把“选拔”和“选举”较好地结合起来。这套制度建设意味着,大部分领导干部的晋升都经过大量的基层锻炼,经过不同岗位的工作实践,经过包括初步考察、征求意见、民调、评估、投票、公示等一系列程序。中国通过政治制度上的创新,已经产生了一种制度安排,它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上上策”与保底的“下下策”的结合。
从思想传承来看,这种“事业成败,关键在人”的思想在中国政治文化传统中源远流长。
从制度传承来看,中国选贤任能的制度源于科举选拔制度,也融入了西方政治制度中的一些做法,如民调和选举等。这种集古今优势和中外长处为一体的制度安排无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一大制度保证。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人柏拉图就选举政治提出过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他说,如果你患了病,你是到广场上召集民众为你治病呢,还是去找医术精湛的大夫呢?你一定会去找医术精湛的大夫,那么治理一个国家,其责任和难度百倍于治疗一种疾病,你该找谁呢?柏拉图提出的问题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很多国家就是因为一人一票选出了恶人而走向了灾难。
最典型的例子当属德国的希特勒和他的纳粹党。以理性著称的德国人却选出了仇恨人类的希特勒执政,最终不仅给德国带来了灭顶之灾,也差一点毁掉了整个西方文明。
西方自由派曾创造出一种“制度万能论”的话语:只要制度好,一切问题都可以解决,选个傻瓜治国也没有关系。但随着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加剧,随着中国和中国模式的迅速崛起,这种“制度万能论”不攻自破。更何况,不同的制度各有优势,西式民主绝非最好的制度,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自有其优越性。
(摘编自《北京日报》张维为《中国的“选贤任能”模式具有强大生命力》)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多党民主制度是最坏的制度,把竞选等同于政治营销,所产生的领导人能干者极少,最终给国家带来了灭顶之灾。
B. 中国的“选贤任能”模式具有强大生命力,把“选拔”和“选举”较好地结合起来,力争选出德才兼备的领导人。
C. 中国选贤任能的制度集古今优势和中外长处为一体,所以西式民主绝非最好的制度,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自有其优越性。
D. 德国人选出了仇恨人类的希特勒执政,给德国带来了灭顶之灾,差一点毁掉了整个西方文明,他们的“理性”徒有其表。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阐述了中国选贤任能制度的特点和渊源,强调了选拔“贤能”的重要性,然后得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有优越性的结论。
B. 文章在论证时,有破有立,摆事实,讲道理,重点论述了中国选人制度比西方竞选制度更能选出“贤能”之人的深层原因。
C. 文章以大量篇幅阐述西方竞选弊端,目的是说明西方民主国家未能像中国一样继承传统,他们丢弃了古希腊哲人柏拉图的睿智。
D. 对于选举领导人,文章先指出西方民主的弊端,接着分析中国选举领导人的方法,最后指出中国方法的优势。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许多中国人把丘吉尔的名言意译为“民主是最不坏的制度”,是因为西方民主至少可以保证不合适的领导人出局。
B. 中国已经把“选拔”和“选举”较好地结合起来,这一模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一大制度保证。
C. 在西方的文化背景中,由于缺少科举选拔制度的锤炼,他们虽然意识到民主是最坏的制度,但无法找到更好地制度。
D. 中国大部分领导干部的晋升都必须经过大量的基层锻炼,经过不同岗位的工作实践,可以避免产生的领导人只会夸夸其谈。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棵洋槐树
王奎山
石头要搭一个猪圈,还缺一根檩条,就去屋后刨一棵洋槐树。那棵洋槐树三把来粗,正好是一根檩条的料。石头刚刚刨了几下,结实过来了。结实说,石头,你干啥呢?石头说,我刨树搭猪圈呀,正好缺一根檩条。结实说,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