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9290字。
2019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类文本阅读 (人教版高三)
教学目标:
1、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2、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准确翻译文言句子
【考纲解读】
考纲内容 考纲阐释 考点分布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能力层级:B级(识记、理解)(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1)常见文言实词;
(2)虚词;
(3)文言句式
能力层级:C级(综合分析、鉴赏评价)(1)筛选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1)筛选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第一部分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一、应掌握的120个常见文言实词:
(一)古今异义
古今词义变化有词义扩大、缩小、转移和感情色彩变化。如:
变 化 情 况 示 例
词义
扩大 范围
扩大 色(古:脸色;今:颜色) 皮(古:兽皮;今:皮肤-表皮)
病(古:重病;今:病) 江(古:长江;今:江河)
兵(古:士兵;今:军队-战争)
义项
增多 劝(古:劝勉;今:劝勉、规劝)
假(古:凭借、利用;今:凭借、利用,不真)
词义
缩小 范围
缩小 臭(古:气味;今:坏气味) 金(古:金属;今:金子)
丈人(古:老人;今:岳父)
义项
减少 让(古:责备,谦让;今:谦让)
怜(古:爱,怜悯;今:怜悯)
词 义
转 移 涕(古:眼泪;今:鼻涕) 偷(古:苟且;今:偷窃
去(古:离开;今:到某地去) 走(古:跑;今:步行、行走)
狱(古:案件;今:监狱)
感情色彩变化 讽(古:委婉地劝告;今:讽刺) 爪牙(古:武臣;今:坏人的党羽) 恨(古:遗憾;今:仇恨) 下流(古:地位或处境低下;今:品德恶劣)
(二)一词多义:一个词有多种含义,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而且属于不同词类。学习一词多义知识,可以从词的本义推断引申义。如“引”:
意 义 例 句
本义 拉开弓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丁壮者,引弦而战。(《塞翁失马》)
引
申
义 拉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廉颇蔺相如列传》)
拉长 岸木影下布,水鸟时引吭。(《宣州环波亭》) 引吭高歌(成语)
抽、拔出 引佩刀刺马杀之。(《宋史太祖纪》)
伸着 狼奄至,引首顾曰。(《中山狼传》)
拿 引绳而束缚之。(《中山狼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