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道小题,约13990字。

  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半期考高一语文试卷
  【完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名句默写
  1. (1)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中,诗人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徐志摩要和康桥离别,又生怕打扰惊醒了他心爱的康桥,《再别康桥》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表现了诗人自己的这种心情。
  (3)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荆轲慷慨赴难、为国捐躯的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携来百侣曾游    (2).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3). 夏虫也为我沉默    (4).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5). 风萧萧兮易水寒    (6).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解析】试题分析: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携”“峥嵘”“稠”“萧萧”理解字义去记忆。
  点睛:考查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常分为三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二、基础知识积累
  2.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 漫溯(suò)         百舸(ɡě)         慰藉(jiè)          强人所难(qiǎnɡ)
  B. 谤讥(bànɡ)          寥廓(liáo)      胆怯(qiè)       浪遏飞舟(è)
  C. 忸怩(nǐ)          丰腴(yú)          戛然而止(ɡá)       有恃无恐(shì)
  D. 青荇(xínɡ)          长篙(hāo)        挟持(xié)       怒发冲冠(ɡuān)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项“溯”读sù;C项“怩”读ní,“戛”读jiá;D项“荇”读xìng,“谥”读shì。
  【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多音字记忆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溯,形声。从水,朔(shuò)声。本义:端直地逆流而上。逆着水流的方向走、逆水而行。后引申为追求根源或回想,比喻回首往事、探寻渊源。怩,ní 形声。字从心从尼,尼亦声。“尼”意为“亲近”、“亲和”,引申为“缠绕”、“烦人”。“心”与“尼”联合起来表示“不胜烦恼”。本义:烦恼。会意。戛,首(shǒu),头,从戈。合起来指杀头的兵器。①本义:戟,一种兵器。②敲击,弹奏。Xìng,菜。一种多年生水生草本,具心形叶和香蕉似簇生块茎。茎细长,节上生根,沉没水中。叶对生,漂浮水面。夏秋开黄花。谥shì形声。从言,益声。用言论给予褒贬,故从言。本作“谥”。本义: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杰出官员或其它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还有一些统读字,要注意分类记忆。
  3. 下列四组词语中都有错别字,其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伴侣       慷概       主宰       风华正茂
  B. 岐视       草霉       废墟       激浊扬清
  C. 奥丧       追朔       斑斓       鱼翔潜底
  D. 榆阴       摸索       愁怅       天纶之乐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概-慨;B.岐-歧,霉-莓;C.奥-懊,朔-溯;D.晨-辰,纶-伦。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使使以闻大王
  B. 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C.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D. 拔剑撞而破之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类活用的辨析。A项中“闻”:“使……听到”。C项中“从”:“使……跟从”;D项中“破”:“使……击破”。B项中“迟”:“以……为迟”。A项C项D项都是使动用法,B项是意动用法。所以选B项。
  5. 下面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B.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C. 若属皆且为所虏
  D.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句式的辨析。A项C项D项都是被动句,A项中“见”C项中“为所”D项中“为”译为“被”。B项是定语后置句。“者”有提前宾语的功能。所以选B项。
  6.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  )
  A. 失其所与,不知
  B.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C.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D. 此亡秦之续耳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通假现象。A项B项C项都都有通假字。A项中“知”同“智”,“明智”;B项中“振”同“震”,“惧怕”;C项中“蚤”同“早”,“早些,早点”。所以选D项。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