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0小题,约12170字。

  2018-2019学年度高二语文十月月考试题
  (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深化改革,大家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是解决我市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
  B. 近来经济政策的微调引发了舆论对放松楼市调控的猜测,中央及相关部委虽然一再强调“限购政策决不动摇”,但坊间关于调控放松的消息仍铺天盖地。
  C.“民生工程”最终变成“形象工程”,数以亿计的投资打了水漂,造成巨大财政浪费不说,更严重的是,搭进了当地政府的公信力。
  D.就我个人而言,我非常喜欢《香河》这部作品反映出作家深厚的生活积累和饱满的创作感情。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刚刚播出的电视剧《毛岸英》情节真实感人,它是从人性化的角度展现了毛岸英的成长过程,更以细腻的笔触表现了毛泽东、毛岸英父子之间的那种浓浓的乌鸟私情和为国为民的高尚情怀。
  B.这里的山光水色深深地吸引了我们,不知不觉间已是日薄西山,晚霞渐起,山气氤氲,归鸟阵阵,我们这才恋恋不舍地踏上归程。
  C.什么叫功力?这就叫功力。你看小沈阳的演出,偌大的舞台上,只一个形单影只的他,表演起来照样罩满全场,赢得热烈的掌声。
  D.他生在贫苦里,长在穷困中,生活的艰辛使他穷且益坚,发奋改变这穷苦的现状。成功后的他也深悟了一个道理,贫穷是一笔财富,它可给予你无穷的力量。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
  B.访风景于崇阿                  此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C.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D.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对于我们来说,问题不在于尽可能地多读和多知道,   在于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闲暇时能完全沉溺其中的杰作,    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从而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     的生动联系,使自己的心脏随着人类心脏的跳动而跳动。
  A.而且  领略    息息相通   B.而且    领受      休戚与共
  C.而      领受      休戚与共   D.而      领略      息息相通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所含修辞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
  A.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B.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C.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D.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6.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辞,是介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因为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也叫楚辞、楚辞体;又因为《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所以又称骚体。到了汉代,人们一般将辞赋并称。
  B.《滕王阁序》是一篇骈体文,其特点是:讲求对仗,一般是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平仄相对;多用典故,讲求藻饰。
  C.《逍遥游》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所著。
  D.表,古代奏章的一种,多用于臣向君陈情言事,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9题。
  沈从文的创作与艺术追求
  庄锡华
  将人性的表现与启蒙的追求相结合是沈从文文学思想非常突出的特点。他认为“一部伟大的作品,总是表现人性最真切的欲望”。而他有意将人性最真切的欲望归结为“对于当前黑暗社会的否认”和“对于未来光明的向往”。这就改变了梁实秋讨论人性问题时的思辨取向,将问题引向真实、具体、现实和可以操作的方面。沈从文认为,“对现实不满,对空虚必有所倾心”,梁实秋关注抽象的人性确实同他对中国现实的不满有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