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810字。
五 故乡
【预习目标】
1、分析人物形象,体会其作用及描写方法。
2、了解文中运用对比、议论的方法来突出小说主题。
3、感悟作者的情感脉络及探求人生新路的执著信念。
【预习重点】
1 、分析人物形象,体会其作用及描写方法。
2、了解文中运用对比、议论的方法来突出小说主题。
【预习难点】
梳理情节,感悟作 者的情感脉络及探求人生新路的执著信念。
【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预习导学】
一、知识梳理
1.题目解读
《故乡》是一篇取材于作者亲身经历的小说。鲁迅自1912年随民国教育部北迁赴京供职后,曾于1919年底返回故乡,将全家迁到北京。这次故乡之行,目睹了江南农村的破败和农民的凄苦,十分悲愤,于是,便以这次回乡的经历为题材,创作了这一短篇小说 。他当时的生活经历、思想状况以及人生 感受 ,在小说中都有反映。
2. 走近作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918年5月,第一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鲁迅一生的著作和译作近1000万字。其中杂文集16本,650多篇,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有《朝花夕拾》、《野草》等。大部分作品和大量杂文, 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 《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集》等专辑中。
3.相关资料
《呐喊》是鲁迅的第一个小说集。其中的小说写于1918年至1922年。当时正值“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化运动正在展开。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他“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 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无暇顾及的;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总之,就是要为革命呐喊助威。
“闰土”是小说中的艺术形象,但在绍兴确有原型。他的名字叫章闰水,是绍兴海边农村的一位农家子弟。《故乡》借描绘活泼可爱的少年闰土,道尽了鲁迅对章闰水儿时友谊的怀念。
【自主学习】
1、 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阴晦( ) 萧( )索 yù( )所 五行( )缺土 颧( )骨
è( )然 鄙( )夷 chī( )笑 惘( )然 恣睢( )
2、解释下列词语。
阴晦: 鄙夷:
惘然: 恣睢: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 )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 )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 )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4.小说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_其中以_______________为中心。人物描写主要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环境描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说是_______的,记叙文是_____的。情节可以分为: 、 、 、 、
、 、 。
(小说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小说里的故事有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